第171章 事关帝位之争(1 / 1)

孟秋山身形修长,嘴唇薄而棱角分明,颔下蓄着一绺山羊胡。 整体看去,他不似武将般孔武有力,却自有一股气度,让人一看便知是智谋超群之人。 听了问话,他微微一笑,答道: “行动是急了些,鲁不鲁莽,还要看战事结果。” 整体的进军计划,早在三月之前就已在朝堂讨论完毕。 秦仲军私下得到皇帝陛下的许可,进军时机则由他随机选择。 秦仲军这次兵临城下的急行军,他本来是持反对意见。 时机不好,进攻太急,不能大胜的话,会给对手带来把柄。 至于打不赢东齐,他们都没想过这种问题。 但秦仲军坚持出兵,作为行军司马的他就全力配合,把兵力调度、后勤保障等各项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镇西口外围丢失的十几个烽熢和哨所,就是在孟秋山筹划下完成的。 可以说双方交战之初,西秦国已小胜一场。 “秋山,你不是不知道,陛下大病未愈,我那二位兄弟已是各有心思。如今没有一场对外的大规模胜利,国内形势就更加动荡不安。” 话虽如此,秦仲军何尝不是存了心思? 一战之下取了镇西口,围住镇西城,甚至破了镇西城,就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朝堂支持。 精明的势力,总是会选择胜利的一方。 如果东齐国求和,送上大批物资,他的话语权将大大增加。 西秦地处贫瘠的黄土高原,是苦寒之地,物资极为缺乏。 西秦国现任皇帝是从战场中杀出来的马上君王,长年征战,引发了身体暗疾。 数年前发作后,身体时好时坏,因此原因,边境线上风平浪静了几年。 西秦国皇帝育有三子一女。 嫡长子秦仲山,性格沉稳持重,自幼被当作继承人培养。熟悉政务与礼法,主张以文治国。 他表面谦和,实则对权力志在必得,暗中拉拢朝中老臣与地方望族。 二子就是秦仲军,性格刚猛果决,常年驻守西秦边境,麾下有一批忠诚的边军将领。 他主张以武力扩张巩固西秦地位,常以“保境拓土”为名争取军方支持,与秦仲山明争暗斗不停。 三王子秦仲塬性格聪慧,偏爱经史文墨,在文人与年轻士族中声望较高。 他看似对争储兴趣不大,实则以“仁厚”“革新”为旗号笼络人心,暗中积蓄力量。 最小的女儿秦昭阳,人称“昭阳公主”,与三位兄长关系都很不错。 比较起来,她与秦仲军的关系最为亲近。 去年寒冬,西秦国遭受数十年不遇的雪灾,操劳之下,皇帝陛下身体更为不济。 几位王子在官中,明明暗暗都有眼线,据传,皇帝陛下已有咳血之症发作。 在那个年代,咳血之症几乎就是不救之症。 因此今年朝堂纷争比往年更为激烈,任何一个关键位置都有不同派别在争抢,其实就是各派在培育力量。 造成这个纷争原因的,就是这位从战场中杀出来的现任皇帝。 他一直没有确定这三个儿子中,到底是谁来继位。 这才让三个儿子,都野心勃勃想坐到这个位置上。 或许,他是有意在锻炼这些儿子的争斗能力? 现任皇帝本质上属于主战派一方。 他从马上取得这个君位,内心认为,不敢扩张疆土的人,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否则西秦本就贫困,不侵略,守不住这片地,养不活一方人。 实际上这种想法没有错,在这个乱世,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哪一个朝代,是靠守出来的兴旺? 不管大国小邦,不提进攻之前,只是因为没有进攻的力量。 哪一个朝代不是国内政事稍有起色,就急着去开疆拓土? 孟秋山当然了解秦仲军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他不能阻挡二王子这颗火热的心。 “兵临城下,最关健的是要打好这一仗,打成大胜,才有下一步的可能。“ 孟秋山肯定的说,指着晚上写好的折子: “第一件事,我们要向朝堂报捷,我军已经大胜一场,取得数十前线关卡,阵斩敌军九千余人。” 这个数量,足足比实际人数多了十几倍。 “敌军受到重创,已全线缩至镇西口,我军计划十日内,拿下镇西口,再围困镇西城。” 秦仲军大笑,伸出手指,夸赞不已: “妙,妙,秋山,有你在我身边,我安心多了。” 孟秋山不动声色,继续向下说: “第二件事,明日早上,以镇西都督府擅衅战端之名,要求他们交出镇西口,向我们赔罪。” 这下子连秦仲军都惊呆了。 最先动手的,不是他西秦国秦仲军吗? 孟秋山拿过一张纸,露出淡定的微笑: “擅衅战端罪证,就在这张纸上,这是东齐人写的,这是我抄下来的。” 秦仲军拿过纸来,上面是孟秋山抄的行云流水般的几行漂亮小楷。 原来是一首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西秦二十州。 请君暂上凌云阁,封个书生万户侯!” 秦仲军念完大惊,忍不住拍下桌子: “好诗句,写得真是豪迈!” 然后又是一个激凌,不对,这上面分明在说,收取西秦二十州。 而自己情不自禁,还在给这首诗叫好。 一时之间,脸上神色有些尴尬。 孟秋山忍住笑意,道: “这诗写的确实大气磅礴,但正好让我们师出有名,他们都想灭我西秦一国了,我们还能忍得住?” 秦仲军哈哈大笑,指着诗说: “不愧是足智多谋孟秋山,这首诗,真能在西秦国内派上用场。” 他是聪慧之人,已经想了数种在西秦朝廷内,用这首灭国诗词获得己方支援的办法。 两人随后坐下来,细细计议一番。 首先是朝廷言官那边要下手,把这次先行出兵的原因,向家国大义方向靠,在京城形成一股风气: 东齐国都要收取你西秦二十州了,都想要灭你一国了,你们说,该不该出兵? 这种情况下,还不拍案而起,是不是有卖国之嫌? 这个时候,心中反对出兵,嘴里一定不会公然说出来,否则会被群起攻之。喜欢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