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其实对子婴的观点也有些赞同。 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依法治囯并没有冲突。 比起儒家的那种以圣贤的一言一行为标准来治理国家,他更倾向于依法治囯。 圣贤难道不会有错? 圣贤又是由谁来评定的? 如果声望够大,就能成为圣贤,就能以他的言论理念治理一个帝国, 那朕的功绩和声望不也能够得上圣贤了? 嬴政想着有些自得。 不过儒家思想对于民众的教化还是有很大可取之处,也许可以考虑考虑。 “那,他们写完文章就交给你来评判好了。” 嬴政撸了一把子婴的头毛说道。 子婴:。。。。。。 “我才四岁。” 子婴有些无语,我评判了有人能信服吗? 嬴政:。。。。。。 嬴政也很无语,敢情这小子想一堆活,全给别人安排的? “那就让你外翁帮你挑,看文章,他是专业的。” 嬴政毫不愧疚的把球踢给李斯, “嗯嗯。”子婴也猛猛点头,外翁也是过目不忘的牛人,审稿子一定又快又好。 祖孙俩难得默契的把工作安排给了李斯。 李斯:。。。。。。 子婴不是说他自己不看,他自己当然也会看。 但是,在外人眼里,对文章的评论当然要一个有威望的人。 想好博士们的分流问题,子婴开始用他的小笔记本开始写招生简章。 第一,六到十岁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必须来学宫学习。 每学六天休一天。 第二,十一到二十岁的青少年,无论男女每天来学宫学习半天。 每学六天休一天。 第三,参加初级学习班的学生,无需缴费,每人每天学宫包一顿朝食,发一套统一的校服。 写到这里,他又朝嬴政看了看。 “大父,你准备怎么向胥吏们普及新字?” 嬴政:。。。。。。 嬴政看奏折的动作顿了顿。 子婴:。。。。。。 这不会是还没开始想吧。 子婴狐疑的盯着嬴政,不会吧。不会吧。 嬴政被子婴盯着,确实有点心虚。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是准备让李斯,赵高和太史令胡毋敬三人,把大篆整理简化一下。 一人用新文字写一篇识字样板。 他们三个是大秦字写得最好的,有了识字样板,再抄录到大秦各处,从郡守到县令依次学习下去。 等县令也学会了,再在各县设立县学,让胥吏们和村里的里正以及认字的读书人都来学习一遍。 自然新的文字就普及到了整个大秦。 那些想要到大秦谋求官职的各大世家,或者有能力识字读书的黔首,自然会自发想办法学习。 可,这不是刚刚开个头,李斯才整理出一个仓颉篇,子婴就遇到了程邈。 居然已经整理出了更简便,更完善的隶书。 子婴还积极拉着他要建什么大秦第一学宫。 他觉得确实不错。 就准备看看大秦学宫的教学效果如何,再去进行下一步推进。 现在确实还没有开始想。 于是就跟子婴说了一下他之前的打算。 子婴没想到嬴政已经想过办县学的事情了。 这可不愧是嬴政,瞧瞧这思想高度。 连忙呱唧呱唧鼓掌, “大父,你说的县学想法非常棒。” “等我们的造纸作坊能够大量生产了,县学就可以普遍开起来了。” 说着又把自己写的招生简章拿给嬴政看。 “大父,这是我写的招生简章,您觉得怎么样?” 嬴政拿过他的小本子认真看了起来。 看着仅有的三条,他觉得不怎么样。 直接对子婴道。 “你这第一条还能理解,只是不论男女必须入学,也不一定所有黔首都能接受。” “你这第二条就更加不可能了,十几岁的孩子,在家里都算是一个合格的劳动力了。” “怎么可能每天有半天的时间来学习?” “还有这第三点,就算你准备用这个来吸引学生入学。但是,这个钱从哪里来?” “你去跟蒙内史说说,看他会不会把国库的钱拿来补贴给你?” 子婴:。。。。。。 “如果他同意了,他这个内史也做到头了。” 子婴:。。。。。。 “那您本身不也准备开县学来普及教育吗?” 子婴不死心的反驳道。 “县里的衙役才多少人?” “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工作需要,自然要让他们都学会。” “大秦黔首两千多万,就算朕把整个私库填进去都没有可能满足你这个要求。” 子婴:。。。。。。 子婴也没有想到,他才开始招生的第一步,就被钱难到了。 这可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而且这还不是一文钱,对这个朝代来说,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 看子婴沮丧的样子,嬴政摸了摸他的头,叹了口气说道。 “阿婴,不要着急。你的想法,朕清楚。但是,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可以同意你,先让六岁到十岁的孩童每天免费入学半天。” “十一岁到二十岁的男女,以抵扣劳役的方式,每家允许一人入学半天,为期一年。” “其他想要入学大秦学宫的黔首,首先必须是他们自愿的,其次要有一定的束修。” “就以五条肉干为标准好了。” 听到这里子婴眼神终于亮了。 原本全盘被否认,子婴确实很沮丧。没想到峰回路转,嬴政居然答应了半条。 咳,其实他一开始也没想着能一口气全部通过。 这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普通百姓的主要工作还是耕种为主。 朝堂的运转需要税收,税收的大头就是农税。 想要全民脱产教育根本不可能实现。 所以,他开始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标准在那里。 再降一下标准,也至少能保证部分孩子能入学。 识字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吃香的。 只要家里有一个孩子学会了,就有机会让家里的其他人都接触到文字。 这样自发的学习,也许比强制入学,效果更好。 因为强制入学,可能会耽误农活,说不定并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子婴想到这里,欣然同意了嬴政的意见重新写了一份招生简章。 “那如果有学生学会写字后,可以允许他们来学宫的藏书阁抄书吗?” 如果可以,他希望黔首们有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到文字。 “嗯” 嬴政觉得这不算什么事,便点头答应了。喜欢穿越大秦三岁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大秦三岁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