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迎接大考(1 / 1)

在恭送甘兴帆离开瑞和镇后,二人便迅速定了个日子召开会议,布置起接下来的工作。 此次会议不同以往,林同曦特地挑了个大地方,即先前的田府作为会议室。 作为瑞和镇上最有钱有势的地主老财,田府的设置可谓辽阔,院落能够容纳几十人开会。 林同曦将镇上相关的负责人都召集了起来,包括乡绅、官差等等。 其中第一项议程,便是宣布在镇上建立坊市,以此作为瑞和镇治理的最基层触手。 没办法,时间有限,任务重,二人必须尽快调查出瑞和镇上的数据。 调查的人手短缺,一味依赖官差和乡绅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要动员镇民一起帮助他们。 “各位,丁南景大人将要来到瑞和镇。” “若是让丁大人满意,那么我们这个小镇就有可能作为襄州发展的标杆。” “届时,无数资源将会投放到我们镇上。” “瑞和镇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而这就取决于我们这个月的工作效果。” “甘大人前些日子已经视察了我们镇,发现了一些问题。” “其中,便是住户和商户数据不清的问题。” “此外,他也发现部分住宅太过邋遢,一些市集太过混乱。” “这些,无疑都会加坏丁大人对我们瑞和镇的印象。” 林同曦铿锵有力地说着,而后说起他打算建立的坊市管理制度。 赤朝的管理制度与现代管理制度差别很大,赤朝的镇长其实只管城镇这么一小片地方,而不用管理周边的乡。 本来,在这个时代,乡镇基本上都是靠群众自治的。 但是,由于镇的人口太多,一旦出事,就会对地方造成不小影响。 为此,在特地在县里面设了镇长一职,专门管理这么一小片地方。 但除此以外,便再无其他规定,剩下全靠镇长自我发挥。 普通的镇长没有实力,就只能依靠乡绅来进行治理。 人口有多少,全靠乡绅一张嘴。 可今时不同往日,林同曦他们已经成功统合了镇上的力量,有着乡贤会和商会的支持。 也正是因此,林同曦才决定设立坊市管理制度。 坊类似于现代的居委会,林同曦听取了乡绅的意见,划分了五块区域作为坊,分别是东西南北中。 这五个坊设坊正作为负责人,其余机构则参照青石村的设置。 至于市,则是指市集。 由于市集人流量大,且涉及金钱,很容易产生纠纷,同时环境又不易管理,林同曦便特地调出市集进行管理,与坊同级。 坊设坊正,而市则设市正。 这些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名单,则划分给乡绅和商会去进行推荐产生。 总之,坊和市的管理人员皆出自镇民和镇上的商户。 如此一来,相关区域便有了最低一级的负责人。 他们有相应的管理权力,同时又得承受镇上下派的任务,譬如摸排数据。 坊负责查人,市负责查商户,官府则予以各种支持。 干得好就允许当下去并予以奖励,干不好就及时撤职,换个人干! 乡贤会和商会成员听到这,皆是产生了想法。 利用好坊市管理制度,推举自己的人去当坊正、市正的话……就有利可图! 虽说需要完成任务,但以他们的实力,这些任务可以说轻而易举。 官差人数少,镇民和商户多。 要想摸清楚后者,就必须要有一个中间力量,那便是乡贤会和商会。 但该分的利益已经分给了他们,要想动员他们,就必须再让出一部分权力,以激励他们协助自己完成任务。 显然,这一制度达到了其目的。 之后,在乡贤会和商会的带领下,坊市的负责人皆是积极摸查起相关数据,最终汇总给执事房。 但这是后话了,二人召开的会议也只是结束了第一个议程。 第二个议程,则为兴建学堂。 与坊市管理制不同,不少参会人员听到后,兴趣少了一半。 没办法,兴建学堂是要花钱的,何况又对自己没什么用。 对于镇上的大户来说,他们自己有钱,想搞后代的教育,自己请一个教书先生就是了。 对于镇上的普通人来说,教育的诱惑力也不够大,不如老老实实赚钱。 像王明教那种想参加科举的,算是少数。 没点教育基础,就连乡试都没办法通过。 为此,二人就必须给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筹码,让他们相信学堂很有用,进而吸引他们参与筹钱建设学堂。 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晚上,林同曦就拉着陈云轩等四人聊起此事。 小九率先开口,介绍起镇民对于兴修学堂的态度:“各位哥哥姐姐,根据我们收集的情报,恐怕镇上的大家对学堂一事不太感兴趣。” “镇民不同于安济坊的孩童,前者见识既定,多专注于谋利立业和传宗接代,后者年纪尚小,犹可塑造。”岳凌云点出了教育能在安济坊推行的原因。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到“利”一字,林同曦则是有了主意:“利吗……那么我们把学堂和利挂钩不就好了?” “同曦兄之意,莫非是出钱资助镇上孩童参加学堂?此主意虽有效,但却太过耗费钱财,也不利于募集善款兴建学堂。”陈云轩在一旁否定了用钱直接吸引的想法。 “或者……让参加学堂的孩童免费到复春堂诊断,然后医药费减半?”苏若雪从医生的角度提出意见。 林同曦点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可是依旧不能够直接吸引乡贤和商户赞助建设学堂。 必须要找到最核心的点,才能构建极强的吸引力。 比如说,参加学堂后……能提供别人没有的。 自自己的版本升级后,林同曦的思考速度便比以前变快了很多。 不一会儿,他便想出了两个核心点:人事权和推荐权! “同曦兄,人事权和推荐权是指?”陈云轩不解地提问。 “大家忘了吗?我们可是代表着襄州官府啊……”林同曦打了个响指,随后在黑板上画了个图——这个黑板也是通过【无中生有】生成的,众人已经用了有些日子。 所谓人事权,即对内的职务分配。 当前,镇上的职务已经分配好了,这没什么好说。 可是以后呢?总有人会辞职、退休,这样一来就有位置空出来,各势力定会相争。 你推荐这个,我推荐那个,谁都争不赢的情况下,官府的人事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个时候在职务任免上加一个条件的话,比如说必须参加过学堂。 这样的话,就能因此筛选部分人,进而减少斗争。 得到职务的人受益,没得到的人则懊悔自己没有参加学堂。 此外,几人可以再出个公告,规定必须留几个职务给参加过学堂教育的人。 如此一来,学堂经历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 “原来如此……那推荐权呢?”苏若雪接着提问。 林同曦又画了个图,分别标注了上级和承天书院。 “在下懂了……同曦兄是想说,假如在学堂内发现了好苗子,官府便会出面推荐他们?”陈云轩猜测道。 “Bingo!”林同曦又打了个响指,同意起陈云轩的想法,同时补充起另一个举措:“甚至于,我们还可以替这些参加过学堂的人谋出路,比如说推荐去镇上的某家医馆从医。” “在这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搭配奖学金、医疗福利等等来对参加学堂进行激励。” “如此一来,众镇民便会意识到送自家孩子去学堂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其余几人点点头,对林同曦的意见表示赞同。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凸显出了学堂的重要性,没办法动员大户捐更多的钱。”陈云轩注意到了林同曦提出的缺陷,接着又提出根据捐赠金额,将其子女分配进对应的班级。 林同曦一听,当即同意了陈云轩的主意。 学堂内可以设置不同环境的班级,比如豪华风、朴素风等等,此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福利。 如此一来,捐款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林同曦在会上说出有关学堂的制度后,不少参会人员皆是睁大了眼睛。 他们纷纷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教育,有利可图! 知识文化还是其次,镇民主要还是担心自家孩子以后会饿死。 要是参加学堂后就容易得到一份好工作的话,那镇民巴不得将他们送进学堂! 接着,林同曦又说出了不同捐钱数额对应的福利,勾起了不少大户捐款的心。 会议结束后,多数参会人员皆是表达了捐款的意愿,少部分人则表示会努力筹钱。 如此一来,官府很快便筹集到了兴建学堂的费用,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当然,还需要聘请师资之类的前期准备工作。 好在坊市管理制这时又起了作用,很快便找到了一些合适的师资,既包括读过书的文化人、习过武的武者,也包括口才好的商贾、技艺精湛的工匠等等。 一些课程没有对应老师的,林同曦五人就会亲自上场。 在众人的努力下,瑞和镇很快完成了摸清数据和兴建学堂的既定目标。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便到了一个月后。 “恭迎丁大人!”光阳县甘兴帆率领众人齐声喊道。 身为襄州之主的丁南景终于踏上了瑞和镇的土地,视察起这个经常在奏报中看到的地方。 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标杆进行宣传,让其他地方向这个标杆学习。 瑞和镇便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可他也不禁担忧起来,瑞和镇能否通过他的考验呢?喜欢穿越成系统,我靠辅助宿主变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成系统,我靠辅助宿主变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斗罗V:主角团有系统,我捏的 灵气复苏:我被天道杀熟了 玄幻:创造怪物暗杀军团 宿命:宿敌 炉鼎三年归来,师兄们都被虐哭了! 偃师圣手:开局被挖傀儡心 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烬天九渊录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凡人流:参天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