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讲完故事,司北溟和胡南都陷入了沉默。 沉默良久,胡南忽然抬眼,叫了声“司北溟”。 “嗯?” 司北溟也抬起了头。 “你救我多次,带我挖掘六大商的过去与现在,那我对你来说,是一个人叫胡南,还是叫胡南的一个人呢?我对你来说,是‘胡南’,还是一个朋友?” 胡南平视着司北溟的眼睛,正如他所说,他看不出他的心思。 司北溟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微微偏过头。 “龙曾说过让你不要和传古里的人深交对吧,我也提过,但我从未真正阻止你去和诸葛亮他们深交不是吗? 就是因为我和你认识这么长时间后觉得,你是一个认认真真付出感情生活在每一天的人,无论是传古里还是现代。 你不应该被你的名字和什么‘南山之南’的命运所拖累,你应该是你自己,你曾已经因此受过十五年的罪了,后面的事情应由你自己决定。” 听到司北溟的答案,胡南的眼睛睁圆了,泪腺分泌出的液体打湿着眼睛四周。 他我由衷地扬起嘴角。 “司老板,我信你。” 司北溟不甚在意似的挥挥手,状似不经意地提起另一件事。 “哦对,我劝你和龙多多交流,我曾怀疑他就是宋朝的千张弓。” 胡南被司北溟的“怀疑”震惊到手上的毛巾瞬间被握干。 “怀疑,难道你也不知道他是谁吗?难道这就是为什么你和老狐狸带回胡清受到六大商全部高层阻拦后,仍要带回龙的原因?你凭什么做出的判断?” “靠他那把独特细长的刀。”司北溟说道,“那把名为‘银弓’的刀,曾被记载在宋朝千张弓的家史中,虽然只剩下几张纸,却正好是有关银弓的描述,并且附上了一张具体的图画,和龙用的那把一模一样,有图有真相。” “你的意思是,银弓刀的主人是宋朝的千张弓?” “嗯。” “那你直接问龙不就行了?” “他不说,无论是我还是胡狸去问他,得到的都是沉默,不过他用着银弓,至少说明他和宋朝千张弓一定有联系。” “成,我会多和龙沟通的,但我多半也会得到一个沉默的答案。” 胡南耸耸肩又歪了下脑袋。 “不,我看得出来,他对你的态度和对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得知原因,但他效忠于你。要知道,历代千张弓不一定都是一个姓,但‘南’都是姓胡,无一例外皆是胡南。” “嘶,那我的‘前辈’们还挺统一战线的。” ‘我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来,在你不需要的时候离开。’ 龙的话此时浮现在胡南的脑海中,跟司北溟互道晚安后胡南推开了自己的房门。 看着屋里面对面跟雕塑似的坐着的两人,胡南一时汗颜,一个现代千张弓,一个宋朝千张弓,他这是捅了千张弓的老窝了吗? 是谁安排的让他和龙、千张弓一个房间的! 刘备都入驻成都了,缺这一两个房间吗! “胡少商,你为什么站在门口?这原来不是你的房间吗?” 胡南抬起头,就见千张弓身着一套淡雅素装,一条腿支起撑在床上,另一腿蹭着床榻摆荡。 房中仅有的两张床对立摆放,龙和千张弓一人霸占一张,一个斯文败类,一个身材修长,胡南感觉他俩看自己的眼神就像他进了青楼似的,要他挑一个睡。 在做了三秒钟的思考后胡南走向龙,笔直僵硬地躺下来。 “熄灯,睡觉,明儿早起跟我拜见刘备。” 比起陌生人,人类当然喜欢睡在熟悉的人身旁,龙起身吹灭了灯。 当胡南随生物钟醒来时,龙已经不在房中,唯有被枕上的余温,而千张弓还没醒来,胡南一边穿衣服一边端详这副像极了屈枫叶五官的脸。 现在是公元216年的早春,天还是灰蒙蒙的,云朵跟慢潮汐一样移动,这是清晨的云卷云舒。 洗漱清洁完毕,胡南端着木盆回房打算将末蚀佩在腰上,发现千张弓正用他的门公尺在丈量他的末蚀。 千张弓脸上挂着笑。 “你这么喜欢量别人的东西?生财案、末蚀剑,门公尺不是用来丈量屋子的吗?”胡南出声道。 “屋子?呵呵呵,房屋是容纳一人之所,对于人来说,它不止是一个建筑,所以才生出风水之学,门公尺丈量的是一人一生的运势。” 千张弓将末蚀还给胡南,“末蚀的长度是个吉数,如我所料,它会给你带来好运的,说不定你这代胡南真能解开谜题,得到传说中的力量。” “运势啊......” 胡南呢喃着将末蚀别好,看千张弓昂首挑眉的样子,他从腰包掏出了一块不值钱的小片璞玉,“当”放在桌上。 “运势这种东西,都是人决定的,你看这块玉。” 千张弓瞧热闹似的看过来,“我没看出什么特别的,不值钱。” “它现在在桌子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南将玉片拿起,“而现在它在我的手中,因为我的想法让它被我拿在手中。 如果按你的说法,什么都是可以算出来的,那你能算出来这块玉下一秒身在何方吗? 换句话说:运势的算法真能决定未来吗?” 千张弓收起笑容,眯起眼看着胡南。 啪! 胡南将玉摔在地上,跌了个粉碎。 “你前一秒算到了我的想法吗?你算到这块玉是被我放下还是摔碎了?” “胡南你什么意思?” 千张弓以一种质问犯人的口吻问道。 胡南又将一枚五铢钱拿出,抛起,拍到桌面上,用手盖住。 “你觉得是正还是反?” 不等他回答胡南翻开手掌,是正面。 胡南继续说道:“一枚硬币掉到地上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确实是二分之一的概率,但那是对宏观来说的。 你仔细想想,其实这一次硬币朝上朝下决定于它落下的风向、你一开始抛出的正反、你的力度,而影响硬币的风又是偶然的吗? 不是,它形成于某个海洋面之上,遵循自然的规律吹过这里,在硬币落下的时候将硬币翻到了一个面,所以硬币最后展示了这个面。” 千张弓从胡南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威胁。 胡南却觉得自己语气平淡:“一切都是偶然也是必然,我不信命,我只是尊重老祖宗们那些祈福风水的想法,尊重门公尺,但我不会将希望寄托于非己之物或者人,千张弓,南山之南害死那么多人,无论那力量是什么,它不应建立在那么多人的生命上。 我会解开谜题,但不是为了得到那个力量,而是不让司北溟这样的人继续因此殒命。” 千张弓与胡南对视许久,直到门外传来叫他们吃早饭的声音。 “胡南,你变了好多。” “别拿你的记忆定义我,我这里没有你是我‘故人’的记忆。” 胡南准备完毕,踏出门槛。 千张弓在他身后郎笑。 “行啊胡南,不过记住,福祸相依。” 胡南走出门,龙从屋顶上跃下,手中拿着一块瓦片,胡南瞬间就明白这家伙都听到了,大白天蹲人家房顶,好变态。 “你很复杂。”龙道。 “千张弓老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搞得像我失忆了一样。” 胡南带龙走向成都军营府的“食堂”,“而且我希望他也不要被‘千张弓’的代号所禁锢,他应该有自己的想过的人生,我昨晚从司老板那听到了一个不错的‘千张弓’的故事,很可惜那位老前辈最终还是死在了南山之南的征途上。” “那你怎么知道他的人生不是他想要的呢?” 胡南回头看龙,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表情。 “我想我们俩之间也需要更多的了解。” 六大商向刘备报备完后,刘备任千张弓为成都署事,协助军师将军诸葛亮修建成都大小门市。 “刘老板效率还挺快。”司星辰嘻嘻笑道,“走吧,去见诸葛亮。” 这个时辰,赵云和诸葛亮还有一干将军都在点兵场操练士兵,六大商到了点兵场,远远就瞧见诸葛亮笔直地矗立在观兵台上,衣带飘飘、羽扇轻拂于胸,尽显运筹帷幄之势。 胡南一步一步踏上观兵台的台阶,带司星辰和千张弓朝诸葛亮拜下,齐声道:“三天阁胡南、珍海阁司星辰、风柳堂千张弓——拜见军师!” “嗯?子南来了?起来起来。” 诸葛亮招起他们,又压低声音说,“主公不在这儿,不用讲这些虚礼,怪客气的。” “主公虽不在,但万军在。” 胡南让出位置给千张弓,“这位就是千张弓先生,是风柳堂掌柜之一,极善工建。” “哦!那就是你帮亮做的素车?工艺、绘制、构造,无一可挑,亮实在佩服!”诸葛亮微笑道。 “不敢,另外孔明先生提供的屈枫叶的绘图更是令在下叹为观止。” 千张弓低眉收目。 “你说的是枫叶的那张设计图?”诸葛亮摇起羽扇,“你和他是什么关系?” “血脉之亲。” 诸葛亮眼中闪过落寞,想起在诸葛庐时和黄月英、屈枫叶一起讨论木制工法的日子。 该把这些投放到实践当中去了。 诸葛亮挥扇下令:“六大商,即刻随我出发去临邛,改造盐井。” “是!” 六大商接令。 他又转头朝赵云嘱托道:“子龙,我和子南这一去只怕连续多月不回,军中有任何情况都要立刻告诉我,另外——勤加训兵,不可有任何懈怠!” “是!” 赵云朗声应下,又柔声道:“先生请保重好身体,待重回之时,子龙定请酒宴为先生作乐。” “放心,我会把药生尘带走的。” 诸葛亮朝赵云眨了眨眼,赵云报之以挑眉。 “这样的吧,那就让主公为难去吧。” “哈哈哈。” 众人默契地笑了。 临邛古城——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城。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临邛建立于秦惠文王年间,因为临近邛族聚居地,故取名临邛。 这里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亦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琴瑟和鸣,相识相知相爱的地方。 奔宵打了个响鼻朝马车队伍的主车马靠近了些,胡南掀起了马车的外围窗帘。 “先生,我们快到啦!” 诸葛亮从里面探出个脑袋,胡南伸手指向前面不远的城门,上书“临邛”二字。 “哈哈,甚好。” 诸葛亮缩回脑袋朝车厢里另一个人说道:“北溟,我们人数不多,今日可先去驿站一住,明日再去找那盐井。” 司北溟点头应下:“嗯,一切听孔明你的安排。” 胡南听到他们的安排就带头去找驿馆了。 他驾马到队伍的最前方,迎夕阳逆光而行。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见观楼射栏。”临邛城内街道房屋的主体为木结构。 一行行马城门之下,城门遭受了五百多年风雨侵蚀,经过各种修补重打,此时尽显沧桑和庄严,按照一丈三米三来算,这墙至少也有个十六米,起码得有四层楼高了。 “呜哇,好高啊,真是有钱才修得起城墙啊。” 司星辰驾着暗夜仰头感叹。 这一次只有司星辰、胡南和龙骑马,司北溟的马就按照最初的约定给了司星辰。 “是啊,我们进城吧。” 夕阳西下,他们是踩着关城门的时间尾巴到的。 “我去把通令和证件给他们看。” 胡南翻身下马,走到城门前守卫的蜀兵面前。 刘备入蜀后,荆、益二州便都入了刘备的版图,而大力发展此二州的商业与贸易更是重中之重。 刘备的目的是打入中原,陈兵魏都,所以蜀地作为大后方,必须提供相当的物资财力。 胡南将一纸通行令和中领军的令牌递交给守卫兵。 “虽无兵力,但有实权”是刘备给六大商人的保障。 可他不想将这将近一斤重的铁玩意挂在腰上,就放在了裤子自己缝的口袋里。 或许是因为胡南拿出令牌的位置比较特别,守卫以为是什么不值钱的东西,就随意瞟了一眼。 就一眼,他就直了眼。 “中......中领军!你是那位三天阁的少主!” “啊?!三天阁少主来了?” 进城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有几个,他们和其他的守卫三三两两聚了过来。 齐刷刷的视线聚集在那一块令牌上。 有几个守卫窃窃私语起来。 “应该差不了,那,那岂不是军师也来了?” “快,快去通报贾主人。”喜欢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