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一日晚上,温存过后,楚慎搂着妻子,怜惜了亲了亲她的额头,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叮嘱着。楚慎也不想分开,他也有说不完的话。 沈元娘不大乐意了。 “说话算数。”沈元娘钻进了他怀里。 再不舍得,离别的日子到来之后,总还是要分开的。 惜别之后,便再没有停留。沈元娘眼看着楚慎的身影渐行渐远,手上挥着的帕子却还是没有放下来。 沈元娘摸了摸心口,总觉得里头空落落的,还有些心慌。 番外5 她还记得楚慎临走前的交代,虽然不大喜欢上房的这几个人,可既然答应了, 沈元娘也不得不捏着鼻子, 认下了这份差事。要她如何孝敬楚老夫人,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吵架的时候让她一两句,沈元娘姑且还能做到。 如此,两个人算是彻底休战了。一时间, 卫国公府的内院和谐得不能再和谐。托着两位女主子的福,府里的下人也过上了安生的日子。 她回她的娘家, 楚老夫人也没有说什么, 由着她回。 楚慎这一走便是好几个月,期间还发生了不少事儿。 一晃,便又到了年底。 这一日,沈元娘照常回了娘家看爹娘。 长公主也在这儿,陪着女儿缓缓地说着话。 以忍冬的性子,若是遇上寻常事,必定不会这副做派。能让她都慌张成这样,肯定是出了大事了。沈元娘猛得从榻上站了起来,急忙问道:“可是卫国公府那里出了什么事?” 沈元娘只觉得眼前一黑,勉强撑着身子问道:“楚慎?楚慎他出了什么事?” 忍冬不忍心看姑娘的眼色,可是这样的大事她又不能不说:“姑娘,外头都在传,说国公爷私通外族,证据确凿,皇上可是下了一道圣旨,要将国公爷捉拿回京!” 长公主担忧地扶着女儿,只觉得女儿的手比那冰块还要冰。 沈元娘许久才缓过来,只是她仍不愿意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一个劲儿地问着:“怎么可能这样呢?” 骗人的,肯定是骗人的,楚慎一定不会出事。 “娘知道楚慎肯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这中间必有误会,你先冷静下来,咱们从长计议。”长公主安抚着女儿。 何其不公! 沈元娘说着,忽然就朝着外头冲了出去。 好在忍冬和玉清两个都在旁边,一看姑娘不对劲,便立马上去搀扶着。 等两个丫鬟将沈元娘扶到床上之后,长公主才腿软地了过去。这个死丫头,到现在还是这样冒冒失失的性子,出了这样的事,一家子心里都不安生。可再怎么样,总得先商议一下再做打算呀。她这样不管不顾地冲进宫,到时候说了什么错话,岂不是火上添油? 在娘家待了一日,看了大夫之后,她便神色恍惚地回了卫国公府。 整个卫国公府都人心惶惶。不论何时,叛国这个罪名都太重了,但凡是跟这个粘上边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他们也盼着国公爷能洗刷罪名,可外头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叫他们府里的人也都乱了分寸。 她毕竟和皇家关系匪浅,有她在上头镇着,下面的人确实能安心一些。 隔了一日,楚老夫人悠悠转醒之际,刑部那边便来了人,直接将卫国公府上上下下都捉了过去,一个不留。 说是请,实则与对待犯人也没有什么两样。 楚家的确对不住她,只是楚老夫人却担不担心她的性命,到底是皇家县主,长公主之后,楚家再怎么样,皇家那头总归是要保住她的。 像是丢了魂一样。 沈元娘也不知道那些人会带楚老夫人去哪儿。已经写了信,请外祖母回来。如此,她更不能自乱阵脚。 虽说证据确凿,可是朝中也有些人眼明心亮,知道这所谓的证据也是可以捏造的,遂再三上书,让皇上手下留情。 得了楚慎如今仍在负隅顽抗的消息之后,皇上立马派人将楚老夫人押送出京。他倒要看看,这个楚慎是不是连亲祖母的性命都不要了? 比起名声之类,还是早日除了楚慎这个心腹之患来得重要。 长公主府和宣城侯府的人仍在从中斡旋,为了保住楚家,长公主甚至将太后搬了出来。 太后回京毕竟还是需要时间的,而此时,楚老夫人却已经被人带到了楚慎跟前。 所谓的叛国之事,完全是子虚乌有。 果真是个卸磨杀驴的好法子! 走到如今这个地步,楚慎完全是被逼无奈。他最担心的,也就只有妻子和祖母。 正值关键时候,那边放出了消息,楚慎最为忧惧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可楚老夫人这样烈性之人,如何肯受这样的屈辱,如何肯由着他们威胁自己的孙儿。她能老老实实的活到现在,只是想再看一眼孙儿罢了。 她不愿自己拖累楚慎。 “祖母——!” 凭什么,他楚家一心为国,为大魏立下赫赫战功,凭什么要受到这样的对待? 他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畜生逍遥快活,看着那个暴君在龙椅上高枕无忧?老天是瞎了眼了吗? 楚慎怒喝一声,他要杀光这些畜牲,要杀尽这些大魏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