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给朕收税(1 / 1)

“陛下!”施邦耀跪了下去,“不可啊!陛下刚刚收服忠贞营,刚刚重创建奴,天下刚刚稳定下来,实在不应该在江南富庶之地再起祸乱!” 崇祯看着施邦耀胆战心惊的脸,冷声道: “明明是江南宁可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攻城略地,宁可坐视建奴南下烧杀抢掠,也不缴纳应缴的税款让朝廷有足够的能力平乱!江南起祸,那是罪有应得!” 施邦耀急道: “为了大明的稳定,臣等一定想出一个完备的方法,按律收足税款!” 崇祯微微颔首: “行吧。朕相信你们能做到!” 他扶起施邦耀,继续说道: “国库空虚,欠税过巨,这都不是三五年的积弊,想要恢复严格的税收,必然会引起反抗,但是,不能因为这种不合理不合法且极度自私的民意,葬送大明的国运!” “臣明白了!” “除了严格收税,朕再给你们支个招!” “请陛下赐教。” “在逐步恢复严格税收制度的同时,新征收一个税种,朕命名为厘金税。” “敢问陛下,何谓厘金?” 崇祯解释: “在各重要的商道设置关卡,收取商人的货物税。 比如,京师各门、漕运河道、长江水道、珠江水道、茶马古道、山西入草原的关口、河西走廊,关中和汉中出入四川的官道,另外,各个联通外邦的港口,都要设置收税的关卡。 税率也不用多,一百税一即可,但是要每二百里征收一次。港口按货物产地征收相应比例税款便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崇祯专门点出港口,是为了在市舶司征收钞关税、船钞等税种基础上,建立一套更为先进和暴利的海关关税体系。 在大航海时代的全球海运商业里分一杯羹。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将来平定了建奴和各地贼寇,他一定会将手伸向福建郑氏的海上贸易。 施邦耀疑惑:“每二百里收一次,怕商人负担不起。” 崇祯笑了:“商品长途运输售卖,说明有销路,价格也高,在最终价格上叠加些税赋,商人不会负担不起的。” 崇祯如此说,是因为知道另一个时空的清朝在咸丰年间开始征收厘金税,在江南被上帝次子洪秀全攻下后,依旧收到了数百万两银子。 洪次子死后天下恢复稳定,同治时期曾收到过1900多万两厘金税。 甚至,清朝灭亡的前三年,竟然收到了4000多万两厘金税。 这在明朝,就是个天文数字! 施邦耀暗自算了算,仅仅自南京到京师的2000里商路,就要收一成税金,更别说广东到京师、浙江到西安了。 他知道朝中很多大臣家里都吃着商业的巨额利润,如此征税,必然又是一个震动朝堂的政策,而且,不是苦一苦百姓就能解决的,这次是苦一苦百官了! 但这句话不能说,他只好说道:“厘金税会不会增加百姓采购生活物资的负担?” 崇祯自然知道他的小九九,但也不点破: “寻常百姓,基本用不到辗转千里的物资,这个不会增加百姓负担!” 施邦耀又问:“万一商人生乱,怎么办?” 崇祯反问:“古往今来,有哪些大乱是商人发起的?” 施邦耀拱手:“呃……陛下英明!” 崇祯又道: “除了厘金税,还可以重启矿税。” “啊?这有些……” 施邦耀一呆,支支吾吾没敢说下去。 崇祯知道,明代的矿税都是太监征收,惹得民间生乱不说,每年所得的五六十万两税金全部去了内帑。 若是重启矿税,朝臣肯定拼命反抗。 他解释道: “矿税归国库,内帑分文不要!” 施邦耀不呆了,喜道:“这有些不好意思啊,陛下圣明!” 崇祯看着这个贪财嘴脸,说道: “别拍马屁!这两个税种你回京师后,与太子和内阁好生商议。 同时把盐税、田税、户税都收起来。尤其是盐税,其实大有可为。” “臣明白了。” “你不明白!” “啊?” “你知道盐税应该收多少吗?” 施邦耀回答:“前几年,每年一百万两!今年,40万两。” 崇祯又问:“你知道万历年间有多少盐税么?” 施邦耀应道:“臣孤陋寡闻,请陛下恕罪。” “好,朕告诉你,万历年间每年200多万两盐税,最高时300万两!你说,现在盐税少了大半,是大明百姓现在不吃盐了吗?”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崇祯:30年不上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吃东西可获神通,我靠吃无敌世间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师兄弟全员诡修,我只能不做人了 红楼:贾琮崛起 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 烛影迷局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龙符 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 罪恶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