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画师在万历年间临摹的《坤舆万国全图》——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郑和船队郑和出海明廷麒麟图【备注:本章开头有四幅图(恳请一个五星书评)】 崇祯一直看着年轻俊朗的郑森,笑着道: “怎么,你很喜欢这几幅图?” 郑鸿逵闻言看向自己侄子,旋即吓了一跳,心里恨到:【我的龙王爷啊,要老命了,你小子的胆子也太肥了,在皇宫里还敢东瞅西瞅。小心皇帝老爷挖你眼睛。】 郑森慌忙收回视线,应道: “回陛下,臣看到海船和海图,一时失神,请陛下治罪。” 崇祯笑笑: “你可知这几幅画的内容?” 郑鸿逵见崇祯没有怪罪侄子的意思,长舒一口气,用余光给郑森一个眼色,让他千万别胡乱说话。 谁知,郑森完全没看到,直接答道: “最左的图,应是一幅囊括了很多国家的地图,第二幅和第三幅图好像是永乐年间下西洋的画面。 至于第四幅图,臣不认识图上的动物。” 崇祯微微颔首: “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 赞誉一句后,崇祯解释道: “第一幅图是万历三十六年,宫廷画师临摹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图上将天下陆地和海洋尽数画了出来,还详细标注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第二幅和第三幅图如你所说,正是下西洋时的盛况。 第四幅图,乃永乐年间钦差总兵太监郑和自‘利来亚’大陆带回大明的神兽,麒麟,成祖甚是喜欢,故命人绘制,传了下来。” 郑森叩拜:“谢陛下教诲。” 他心里暗暗道: 【我将来也要打造一支无敌的舰队,游遍天下万国,也带麒麟这种神兽,献给陛下!甚至,我还要找到朱雀、玄武等神兽!】 崇祯令二人起身,对着郑鸿逵问了些航行路上和登州驻守的事情,再次岔开话题,面向郑森: “听说你是崇祯十一年的秀才,又考了南安县的廪膳生。目前在南京国子监深造,拜师钱谦益?” 郑森答道: “回陛下,正是如此,臣的名字就是恩师所取。” 崇祯点头,心道: 【钱谦益与郑森只有师徒之名,并无师徒之实,他肯收郑森为弟子,八成是郑芝龙的钞能力所致,所以拜师后郑森便回了福建。 历史上,郑森刚回福建,清兵就南下,一路攻占了京师和南京,弘光帝被灭后,隆武帝登基,为了拉拢郑芝龙,夸赞郑森文武全才,还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 其实,郑森早在崇祯十四年就成亲了,在崇祯十五年10月生下了长子郑经,隆武帝即便有皇女,也不好下嫁郑森。】 崇祯感觉,正因为隆武帝无法拉拢郑森为自己女婿,才给他赐姓为朱,赐名成功。 想到这,崇祯道: “听说你在日本出生,自幼年起就经常坐船出海。过些年,天下太平些了,朝廷再打造一支远洋船队,由你领着周游天下,宣扬国威,开拓海外贸易,顺带给朕寻些《山海经》等古籍里的神兽猛禽,如同狰、蛊雕、軨軨、旋龟、犰狳什么的,朕都挺有兴趣见一见,如何?” 郑森本就有这念想,一听陛下和自己想到一处了,连忙应道: “若朝廷下令,臣自当竭尽全力。” 崇祯笑道: “那朕可把此事记在心里了,这样吧,朕给你赐名‘成功’,就算把这件事定下了,到时候船到成功。” 郑森喜道: “谨遵陛下旨意。” 郑鸿逵又惊又喜,心道: 【年前,大哥花了十几多万两银子,才求钱谦益收了福松为弟子,勉为其难取了个名,不想福松有福气,随便聊聊天,就让陛下赐了名,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崇祯见自己亲自完成了一件历史事件,心里也很高兴,沉声道: “朕再给你几个信物。” 话落,他给王相尧低语了几句。 王相尧立刻取下了《坤舆万国全图》,又在一个柜子里取出一个郑和船队的‘宝船’模型。 崇祯道: “朕将此船和此图赐给你,权作你我君臣之约定信物。 你回登州后,尽快操练兵马,熟悉辽东外海航道,辅佐登州水师提督北上袭扰建奴,牵制其兵力,策应朝廷反攻辽东。 你叔父郑鸿逵乃武举人出身,常年统领海船,海战经验丰富,再加上你的辅佐,必能完成朕交给你的任务。 待几年后平定辽东,就是你们扬帆启航之日。” 郑成功闻言心潮澎湃,郑重叩首领命,和郑鸿逵一起,接过《坤舆万国全图》和船模。 郑鸿逵心里那叫一个激动: 【想不到陛下如此器重我和福松,待回到登州,我一定尽快出海,向辽东进发。】 崇祯又道: “袭扰辽东需要多少军费,你们回去核算好报给兵部,朕会让他们尽快拨付。” 郑鸿逵早就被那句【你叔父郑鸿逵乃武举人出身,常年统领海船,海战经验丰富】冲昏了头脑,当即大声道: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我登州水师已经自筹兵饷,愿为朝廷冲锋陷阵、赴汤蹈火,立下汗马功劳!” 王相尧闻言心里赞叹: 【想不到,郑芝龙这么忠君爱国!不仅捐船,连兵饷都备好了!】 崇祯心里感慨:【还是郑芝龙富啊!有钞能力就是不一样!】郑和宝船模型(仔细看,船上有至少2层露天甲板,甲板上还有亭台,单侧至少有30处炮口)*************** 两刻钟后。 叔侄二人抱着御赐之物,晕晕乎乎地出了午门,迈着激昂的步子,行在京师正阳门大街。 郑鸿逵依旧满心激动: “福松,想不到陛下这么器重我们!我们一定要尽快出海!” 郑成功笑道:“叔,来京师之前你还让我老老实实呆在登州呢!” “哈哈哈……” 郑鸿逵尬笑一阵激动道: “那时我不知道陛下如此器重我啊!你没听陛下说‘我乃武举人出身,海战经验丰富!’ 哈哈哈……” ************** 三日后。 崇祯准备好了一切事宜,一番祭祀后,带着新组建的雷骧营,望南而去。 随行的,还有定王、永王,以及在宣府任命的中军官张煌言和黄朴钰、沈托尼等御前侍卫。 前方等着他们的,除了交战的建奴大军和闯军,还有刘泽清、高杰、左良玉等桀骜不驯的军阀。 太子出城10里相送。 崇祯拍着他的肩膀: “回去吧,好生和诸位先生学习治国理政,不要太懒,也不要太累,早朝那玩意不用天天上! 等朕回来,给你选个太子妃。” 他仰起头:“坤兴也该找个驸马了。你回去让你母后先张罗着。” 太子闻言点头,心道:【也好,母后近期基本不愿意出坤宁宫,给她找个事情做很不错。】 这时。 一个侍卫打扮的人走过来,低声道:“陛下,时辰不早了。” 太子闻言看过去,失声道: “穿这么多盔甲不累吗?”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崇祯:30年不上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