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不答反问: “你们自京师一路走来,沿途见过农田么?” 定王二人摇头: “从京师到昌平,再到居庸关,然后到保安州和宣府,不论平原、丘陵还是河谷,基本没有农田。” 崇祯点头: “你们是运气好的,此次出京还见到了河流,要知道,洋河已经断流七八年了,是去年秋天,才恢复了流淌,今春本应该展开农耕,可惜又被闯贼和建奴破坏了!” 定王道: “父皇的意思是?” 崇祯一叹:“朕的意思是,春耕错过了时机,百姓又遭到两次抢掠,如果不给他们吃饱饭再找点事情做,他们就会成为下一个闯贼。 另外,建奴入关了,但是他们理论上不会耗在关内不走,等他们准备回去时,还要走长城!” 永王懂了: “父皇是想堵住他们,一举歼灭!” 崇祯点头: “如果可能,留下他们的命最好,若是咱们兵力不足,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建奴退回去。 到时候,大同长城防线是空的,宣府的防线是实的!” 定王明白了: “父皇的意思是,征集尽可能多的百姓,一是能稳住秩序,二是能用最短的时间修好长城,断了建奴走宣府回辽东的路径。 这样,百姓趁着春天没过去,多少还能种一些庄稼,还不用担心建奴沿途破坏!” 崇祯满意地点头: “现在已经过了小麦的种植季节,但是各种豆类、小米、高粱还能耕种。” 他顿了顿,继续道: “军事方面,你们暂时帮不上忙,因此,朕要派你们跟着文臣学习怎么分配种子,怎么组织春耕!” 定王当即跪下领旨。 崇祯又道: “宣府周围有大量皇亲和勋贵的封地,有部分人已经因为谋逆被拿下了,他们的田产现在属于朝廷,你们作为亲王,把这些地分给流民耕种。” 定王二人闻言面露难色: “父皇,我们……不懂啊!” 崇祯笑道: “还能让你们亲自去分啊,朕是让你们出个名分,时不时在各地巡访,让百姓看到你们,以争取民心。 具体的事情自然有下边的官吏去执行,你们看着就行。” 定王、永王长舒一口气:“儿臣领命!” ************ 大同府。 刘芳亮带着人马往北疾驰,同时派出快马向东北方向奔去。 田虎问道:“制将军,他们去哪了?” 刘芳亮一边策马一边道: “驻守天成卫的刘世俊、马世泰部,走的东路南下,如果把他们的一万人马调过来,咱们还有一战之力。” 田虎懂了: “是啊,中军有一万八千人,再加上马世泰的一万人,即便不能与鞑子抗衡,自保应该是没问题了。” 刘芳亮自信一笑:“哼……鞑子想灭了我,还没长出那副好牙口!” 话落,继续驰骋。 半个时辰后 ,前方传来阵阵马蹄声。 田虎喜道:“难道刘世俊他们来了?不对……这……不会是阳和口过来的鞑子吧!” 刘芳亮脸色阴沉:“正北方过来的人马,大概是鞑子!” 又过了会儿,众人已经能看清前方蓝色和白色的旗帜。 田虎惊道: “果然是鞑子的骑兵,今天主攻阳和口的鞑子,就是蓝色旗帜!” 刘芳亮无奈,大吼一声: “妈的,被夹击了!往东边走!去白登堡,我们昨日才放弃那边,现在应该是座空城!” 又奔了一阵,大军掠过一片山峦,发现正东方出现了一座城池。 刘芳亮喜道: “太好了,路没有走错,前面便是白登堡!我们的战马快到极限了,全军入堡防守待援!” 闯军得令,迅速向东转向,快马加鞭往白登堡冲去。 两刻钟后。 闯军奔到白登堡前,刚刚冲进去,就听城中一阵急促的爆炸声,堡门内外血流成河。 一个人影出现在城门楼上,正是鄂硕,他大笑道: “摄政王算得真准!闯贼居然真的来白登堡避险!” 苏克萨哈笑道: “摄政王一见闯军南撤,就猜到豫亲王破关南下了,咱们和豫亲王南北夹击之下,闯军只能往西北窜逃,而西北这一片地方,也就白登堡有坚守的条件!” 看着城门内外的猩红,刘芳亮的双眼布上了一层血丝: “鞑子是怎么提前赶到这里的!” 正想着,正南侧涌上来建奴的伏兵,北方和东方的敌军亦在快速逼近。 刘芳亮当机立断,去西南丘陵地带,利用地形拖住鞑子骑兵。 【备注:此处有图。详细展示了白登周围的地形,崇山峻岭、丘陵、平原很分明。】白登之围(红圈外围是丘陵地貌)闯军被逼无奈,只得再次调转马头,一脸苦逼的向西南侧转移。 待他们冲去丘陵地带,刚刚准备选择固守的有利地势,原本平静的山峦地突然传来呐喊声和破空声。 “嗖嗖嗖嗖……” “杀尼坎!” 闯军猝不及防,被成片成片地射倒。 刘芳亮、田虎、张能等人汗毛倒立:“这里怎么也有鞑子!” 众人回顾四周,各个方向都是鞑子军队,各色旌旗眼花缭乱。 “坏了,额们被包围了!” “周围得有六七万鞑子吧!” “我们不足两万人,深陷重围,怎么办?” 刘芳亮眼见鞑子骑兵开始分割绞杀后军,周围的弓弩手不停地射击,但始终没见到火炮,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喝道: “竖起盾墙!” “布长枪阵!” “圆盾手靠前,弓弩手紧随其后。” “步兵出阵,在盾墙外挖绊马坑!” “盾阵后垒砌矮墙!” “快!” “加快动作!”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崇祯:30年不上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