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拥立太子(1 / 1)

李若琏道:“他们说,点燃府衙后,城门楼的同伙就会发射信号焰火!” 李邦华急问: “这个我猜出来了,然后呢?” 李若琏应道: “然后他们会接力发射信号,告知京师的同伙,敲响景阳钟,宣告陛下驾崩,明日扶太子登基!” “啊!” 李邦华大惊: “这可如何是好!” 崇祯轻松道:“没大问题,大不了朕做太上皇呗。” 李邦华一脸焦急叠加无语,说道: “陛下怎么还有心情开玩笑,若是太子成功登基,谋害陛下的人就是从龙之臣,他们怎么会放任陛下活着,就算是不杀,也要拘禁起来,严加看管!” 曹化淳亦是大急,耐着性子缓声道: “陛下,唐高祖晚年孤苦,唐玄宗晚年凄凉,我朝英宗在延安宫雅居六年。” 崇祯听着3位太上皇的旧事,微微颔首: “那么,朕连夜回京师吧。” 李邦华等人也顾不得夜黑路险了,连忙整点骑兵,打开城门,送崇祯出城。 崇祯往南看了看什么都看不到的漆黑夜色,暗自激活了【千里奔袭】属性。 “哒哒哒……” “哒哒哒……” ******************* 京师。 皇宫里愁云惨淡,长平等皇子公主哭累了,昏昏睡去,皇后和各宫的妃嫔根本合不上眼。 宫里的太监和宫女或是惶恐,或是盘算着怎么巴结即将高升的东宫典玺太监田守信。 皇宫外,文武大臣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了私底下的联系。 子夜时分便准备好了早朝事宜,寅时初(凌晨3点左右)陆续抵达午门外等候。 一直在暗处运筹的勋贵们已经达成一致,准备好了整套的方案,拥立太子极限登基。 之所以说极限登基,是因为在先帝驾崩后,新皇帝要在一到三天内,在大行皇帝灵前即位,完成权力交接,27天后才举行登基大典。 现在朝廷不可能在一两天里准备好帝尸和灵床,甚至无法确定崇祯的生死,这些勋贵便决定生拉硬拽地推着太子登上皇位,来一个一锤定音! 纵使崇祯命大没被烧死、也没被炸死,在他返回京师时,也只能当个太上皇了。 勋贵们相信,鉴于崇祯17年来的刚愎自用,文武大臣会默许这次皇权更替的。 *************** 卯时。 “咚……咚……咚……” 皇宫钟鼓司的太监敲响了午门城楼的铜钟,宫门按部就班的开启,文武大臣依次进入午门,过金水桥在皇极门前列队。 负责纠察仪容仪表的御史细看过去,立刻就会发现队列中没有多少勋贵的身影,心中疑窦丛生。 ************* 此时此刻。 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之心领着十几个勋贵,穿过层层宫门,直达东宫门外。 阳武侯薛濂领头在前,大声喝道: “启禀太子殿下,陛下亲征遭遇闯贼偷袭驾崩,臣等恭请太子殿下登基。” 定西侯蒋秉忠,定远侯邓文明,怀宁侯孙维藩,武安侯郑之俊,泰宁侯陈延祚,宁阳侯陈光裕等人,连同一大群伯爵,在其身后一起大喊: “臣等恭请太子殿下登基。” 不多会,东宫典玺太监田守信出门应道: “太子口谕:父皇的消息不明,不宜谈论登基事宜。” 薛濂闻言立刻取出两份文书,举过头顶,高声回应: “京营已然传回具体情况,锦衣卫亦发回文书,请太子殿下过目。” 田守信接过文书,步入东宫。 良久,他回到东宫门外,又道: “太子口谕:本宫德福浅薄,亦无民心傍身,不宜登基为帝。” 薛濂大喜,他知道太子是在践行三辞三让的程序,又取出一份文书,高声道: “太子殿下福泽深厚,深得民心,大明内忧外患之际,应速速登基稳定天下大事,切莫被外敌内寇趁机侵犯。” 田守信接过,打开看了看,见是勋贵们署名的劝进奏疏。 长长的署名中,除了当朝的一些侯爵,还有兴安伯徐治安,新宁伯谭弘业,应城伯孙廷勋,安乡伯张光灿…… 他心中一叹: “7个侯爷,14个伯爷,还有三十多个大员,还有一系列小官!” ************* 与此同时。 站在皇极殿外的文武百官开始窃窃私语。 有人道:“太子那边快了吧!我老腰都酸了。” 有人应道:“三辞三让大约耗时半个时辰,勋贵们簇拥殿下过来,还需要有一两刻钟的功夫。且得等呢!” “还好,还好,今日的程序不会太过耗时,阳武侯已经准备好了龙袍等物,灵前登基事宜会很顺利。明天之后陆续开始的祭天坛、社稷坛和祭太庙等事宜,耗时会更长。” “据说登基的一系列圣旨已经写好了?真的么?” “写好了,登基的、讨贼的、封赏的,还有大赦天下的,今天就会奏请太子用印。”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好了,家里拖欠了十年的税赋终于可以减免了!” “是啊,我老家那边,全县乡绅已经拖欠了14年的税赋,我快遮掩不住了,这下子一定能妥过去。” “谁说不是呢!” ************ 清河店驿站。 “哒哒哒……” 几个驿卒惊闻阵阵马蹄声,奔出屋门,看着晨曦里的千余骑兵,惊道: “这是……京营的骑兵?” “好像还有锦衣卫!” “这么早,他们南下作甚?” ************ 坤宁宫。 徐高快步入宫:“娘娘,勋贵们齐聚东宫,正在劝进。” 周皇后端坐在椅子上,眼中无光,有气无力的道:“知道了。” ************ 东宫。 田守信步出宫门: “太子口谕:本宫无功绩于天下,愧不敢登基。” 薛濂嘴角勾起,高声道: “陛下日前下达的废除三饷的圣旨,还未发出,太子殿下登基后,便以新帝的身份废除三饷,天下臣民必然感恩戴德。” 定西侯蒋秉忠高声道: “殿下登基后,可下旨大赦天下,各地积欠多年的税赋为之一空,天下百姓必然欢欣拥戴,流窜各地的贼寇免了罪,亦会有人回归故里,重新做人。” 这时。 新乐侯刘文炳、襄城伯李国桢、平江伯 陈治安、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泰、彰武伯杨崇猷、驸马都尉巩永固七人。 连同内阁次辅方岳贡、三辅范景文、四辅丘瑜,一起赶来东宫。 刘文炳上前厉声喝道: “陛下生死未知,你们怎敢如此!” 薛濂扭过头,正色道: “有京营和锦衣卫的手书印信,你们有何异议!” 蒋秉忠亦是上前对着方岳贡喝道: “当日闯贼围城,陛下出城杀敌前,以你们几人为辅政大臣,必要时拥立新君。 如今陛下在外驾崩,你们不思辅佐新君登基,稳定朝局,竟然在这里大放厥词!” 郑之俊上前劝道: “陛下被闯贼偷袭驾崩,是无可争议的,方阁老,您应该立刻拥立太子登基。” 他上前一步,面色诚恳地道: “方阁老,按理说,在前首辅魏藻德身死,次辅李建泰投敌的时候,您作为三辅应该直接成为首辅! 陛下不顾程序,在城头直接任命了李邦华,实在欠妥,新帝登基后,您应该得到应有的地位!” 话落,他又看向三辅范景文和四辅丘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意思很明确。 薛濂补充道: “李邦华坐镇昌平,却坐视闯贼偷袭,论罪当诛!” 这句话一出来,众人皆道: “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方岳贡不阻止太子登基,他便是辅政大臣兼内阁首辅!大明朝廷第一人!” 刘文炳、李国桢等人皆惊,心道: “郑之俊这是公然拉拢内阁啊!方阁老若是转换立场,不论陛下是生是死,再也没人能阻挡太子登基了。 陛下即便还在人世,也只能屈尊当个太上皇。” 蒋秉忠向众人拱了拱手: “诸位,新帝登基后,必然大赦天下!各省各州积欠的税赋,可就免了!” 李国桢闻言心凉了半截: “以权诱之,以利惑之……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拉拢内阁和群臣的手段! 这么大的事居然不叫上我!可恶!”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崇祯:30年不上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国运之战:我的中式恐怖嚇哭全球 皇兄万岁 杀仙 仙子捧着我的头 吞天骨 三国之家祖是曹操 西游:从与大圣结伴寻道开始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追夫至现世,至高们的惨烈修罗场 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