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吾命休矣!(1 / 1)

沈昭的声音透露着显而易见的气愤。 她挥舞着手臂向前打,好似面前就站着那个粮食变沙石案的幕后凶手! 瓜瓜:【宿主,冷静。 听瓜瓜讲,一定不能放过那个贼。 粮食从京城运出去的时候还是好好的。 至于粮食怎么又变成沙石。 这要从装粮食的箱子开始说起。 箱子是机关箱,内部有两层。 底下那一层只有转动箱子的一个隐秘按钮,才能把底下那一层打开。 白天,钦察林若风林大人派人把一万斤粮食装上箱子,检查无误确认装箱。 出发前一晚,一伙夜行人悄悄来到粮食放置的地方。 发出动静引开一部分看守的人,但留下的另一部分看守的人是已经被收买的。 在看守人的放水下,夜行人顺利把几十袋的沙石顺利拖进大库房。 一个个按钮按下去,底部的那一层被装进跟箱子粮食重量的一半沙石。 夜行人人数众多,两个人负责一个箱子,差不多花了一个时辰才把所有箱子装完。 又在看守人的掩护上,夜行衣人顺利返回。 这就是粮食变沙石的真相,沙石在京城就已经有了。 钦察带人一路北上,路过各州各县。 只住驿站,就连当地官员的宴会宴请都以皇命在身拒绝了。 他也约束底下人,守好粮食的箱子。 如果哪个官员想查看,得经过他的同意。 一路北上,不是没有胃口大、私心重的官员想要把一部分粮食给昧下来,但在林钦差的严防死守下,全都没有得逞。 至于那些不死心的官员亲自来驿站偷摸贿赂林钦差,都被他给骂走了。 可以说,林钦差在护送这一批粮食的责任上可以说得上尽职尽责,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 户部尚书还想要把粮食丢失的罪名推给林钦差,属实是有点不要脸了。】 来自瓜瓜的吐槽最为致命,户部尚书的脸都红了。 就连手指也颤颤巍巍的,明显是被气狠了。 皇帝更是给了他致命一击,肃声道, “姜有文,这户部尚书,你要是当不了,就趁早退位让贤,朝廷人才济济,不缺你一个。” 瓜瓜所言,当真令永宁帝对姜有文不满极了。 堂堂一个户部尚书,不仅没有发现有人在箱子上动了手脚,就连看守库房的人被别有用心的人收买了也不知道。 甚至还想把偷盗粮食这个罪名推给林若风这种好臣子。 一问三不知,罪名推得快。 他要这种臣子有什么用,光领俸禄不干实事。 户部尚书吓得脸都白了,跪在殿中,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凄凄惨惨。 冤枉啊! 不管是找工匠制作这种装粮食的大箱子,还是值守库房看管粮食的守卫安排,这两个活计都被他交给户部侍郎了。 他又不能直接说自己怀疑粮食箱子有问题吧? 事实上,没有瓜瓜的透露,这些人也想不到沙石竟然是在京城就已经被装进箱子了。 他们都在想是哪州哪县的官员胆大包天竟敢做出这种把粮食变沙石的举动,以为是护送路上出什么问题或者是钦差监守自盗。 不会有人把目光放在箱子和看守人上。 姜有文只能苦巴巴道, “陛下,臣不敢! 臣一定做出百分百的努力,把背后之人揪出来。 臣刚才想了好一会,想出了一些疑点。 ...” 姜有文清楚知道皇帝也能听见沈昭的心声,所以他说的那些皇帝也能听得到。 就是不能光明正大说出来,怕被昭明郡主听到。 那他就说点模糊点,这里怀疑一点,那里怀疑一些。 反正方方面面都扯上一些,着重把郡主说的说出来即可。 正当姜有文苦巴巴表态时,站在文武之中的某个官员冷汗直流,一直在用袖子擦汗。 偏偏他还不敢擦得太明显,鬼鬼祟祟,偷感很重。 旁边的同僚绕过这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眼里闪过狐疑之色。 但因为这位官员也是隶属于户部。 他们猜想是因为皇帝在对户部尚书发火,这人应该害怕皇帝对他们户部所有官员都一起骂。 这才一起跟着紧张,才会流这么多汗。 想归这样想,这两名旁边的官员把更多的注意放在这位擦汗官员的身上。 继姜有文的表态后,他又被皇帝批了一无是处。 此刻,他只希望瓜瓜能把幕后凶手透露出来,让他免受这番苦。 沈昭分析道,【瓜瓜,户部尚书姜有文明显是明哲保身。 与其让皇伯父怀疑失望他这个户部尚书,还不如直接把这个罪名推给与粮氏日夜都待在一起的林若风。 更何况,姜有文只是负责把粮食装好,运输才是重中之重。 且京城又是天子眼下,没有哪个官员敢直接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做出沙石换粮食,能够抄官判刑的动作。 皇帝也知道这样,对姜有文也不怎么怀疑。 姜有文把祸水引向运输的负责人林若风,更是把自己的嫌疑降到最低。 只能说当官的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可惜了,林若风不在殿上,看不了两个人吵起来。】 瓜瓜却道,【姜尚书罪名推早了。 这个案子还真跟他有点关系,反而林钦差才是那个全程没有任何私心的人!】 吾命休矣! 姜有文听到瓜瓜这一句话,直接瘫软在殿中,很是可怜!喜欢吃瓜系统,所有人齐听我心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吃瓜系统,所有人齐听我心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最强御甲师 从那座韩城开始 登上龙榻后,世子妃被暴君娇宠了 身体互换后,男友大哥对我真香了 中奖被害,复活后,我人间无敌 重生60:族谱把我除名,我猎物满屋你又急 联姻三年不回家,我提离婚你勾缠啥? 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懂兽语穿六零,家属院里我最行 春色满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