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这个,剧组停摆过好几次。
“cut!”
安导揉了揉眉心,盯着监视器里刚刚拍完的画面,忍不住摇头。
这是今天不知道第多少次的ng,和上一次一样,这一次停在了同样的地方。
一位老戏骨忍不住了,苦笑道:“安导,你不能只喊停,但不告诉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都定几遍了还卡在这里呢……”
另一位演员附和道:“对啊对啊,安导,我们这一段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呢?你把问题说出来,我们等一下,调整一下再拍可能会更好一点。”
好几个演员都这么说,安导叹了一口气:“你们的心态不对,先停下来休息半个小时你们找一下感觉吧。”
一些演员们不一定有这么长的时间耗在剧组,再加上拍摄完毕之后,虽然用不着怎么审核,但是还要做后期的剪辑,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他们的拍摄任务就比较紧。
导演团队商量过后决定分组拍摄,一组拍摄中年演员他们的剧本,也就是在研究所里发生的各种事情;另一组则拍摄青年演员的剧本,按照时间顺序,从最开始拍摄。
安导负责的正是中年演员他们的拍摄。
要说轻松,那肯定是比重新调教演员要轻松很多,那些演员他们的演技都很娴熟,对剧本也有自己的理解,一些细节都能处理得很到位。哪怕编剧老师临时飞页,对台词或者场景进行调整,他们也能很快接住,不至于出现大问题。
但要说问题吧,那也还是有的,并且还是很大的问题。
他们现在拍摄的内容是在研究所里的一次争吵,正是这次争吵让他们这个小团队分成不同的道路。
为了拍摄出这一段的氛围,安导用了长镜头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这种方式的容错率比较低,很考验演员的配合和他们的演技。
按理说,在场的演员那都是实力派,这种情节对他们来说没有难度。
因为他们的个人戏都拍得很好,眼神和细节非常棒。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到群像戏,哪哪都对直接变成了哪哪都不对。
这几个演员不太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戏外的安导看了两遍,已经发现了最主要的问题。
那就是,这些演员的个人特质都太明显了。不管是谁都觉得自己这种方式才是正确的,坚持按自己的演法和理解去演,然后遇见冲突了,谁也不服谁,都想把对方给压下去,于是开始疯狂飙戏。
飙戏本来是好的,很多经典的场面就是演员拍摄过程中对手演员迸发出了火花,开始飙戏,把情绪和氛围推到极致,他们演得酣畅淋漓,观众也看得热血沸腾。
可问题是,《伟业》剧组里这几个祖宗飙戏不是出于“想要把角色演好、戏拍好”的目的,而是单纯的想要把对方给压下去。
这能不出问题吗?
这样别说名场面了,不崩都是好事。
见这些演员还是有点不理解,安导先去吸烟区默默抽了一根烟,缓解了一下情绪之后,他才重新回到拍摄的地方,干脆让大家来看:“来来来你们过来看一下,你们看一下自己演的什么东西,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几个演员面面相觑,最后才慢慢走到监视器面前,凑过去看他们刚刚拍摄的画面。
十几分钟后,所有演员的表情都有点难看,默默把头低下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把他们自己吓了一跳。
看他们这样,安导就知道他们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他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道:“你们都不是第一天演戏,可你们现在拍出来的画面,比你们第一天演戏拍出来的都要差,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你们先好好想想吧,你们的角色是教授、专家,是科研人员,不是娱乐圈的红毯走秀,不需要你们互相争锋,争奇斗艳,需要的是你们合作把这一场戏演好,把角色的魅力表现出来。”
说完他们之后,导演再一个一个点评他们的表现。
“陆承海,你问题最大,你没有意识到你演的是颜教授,这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面对伙伴们的分歧,即使他难过也不应该沉溺其中,你放大了他难过的部分,选择性忽视了他的坚毅本色,完全脱离了人物设定。给你半个小时,你好好想想该怎么演。”
“还有你,你问题也大,你确实和你的朋友有分歧,但这种分歧是正常的,是学术道路上的分歧,不是人生的分歧。离开了学术,你们还是朋友啊!你怎么演的和要一刀两断和朋友绝交一样的?”
“你,你演的是科学家,我再重申一遍,你们演的是英雄,可你看看你演成什么样了,这一段里你的戏份不多,我们可以好好看着,不用时时刻刻一定要表现自己,一定要出现在镜头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