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猜得没错,徐闻现在确实内心盛怒。 他自认对海军的投入已经不遗余力了。 考虑到飘在大洋之上,一旦遇难,就有可能尸骨无存。 加上现在的航海技术,一出门可能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回来。 大明海军的待遇,比起后世在不做人方面,一贯不做人的大英海军,好了那不是一点半点,薪水上就比陆上的明军起码高一倍。 根据出海时间的长短,还有各种补贴,福利待遇也没的说,一切都是保证是同时代最好的,甚至已经开始实行退休金制度。 这样完备的保障计划,却还是滋生了腐败。 今天他们可以走私烟草,那明天会是什么? 大炮? 枪支? 徐闻根本不敢想。 眼前这些官员,他根本不在乎。 每年这么多读书人,选几个人再上就是。 可是海军就没那么简单了,这可是大明稳定的基石。 有他们在,哪怕是漠北那些游牧民族再次崛起,也会有另外一条退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海军要是出现问题,影响了整体,那将会是引发崩塌性的后果。 徐闻起身离去,他一刻都不想在彰德府多待。 处理这些官员,暗卫有专门的流程的。 可是海上相关情况就比较复杂,需要他亲自去梳理。 “把营地收拾一下,我们去刘家港。” 回到驻扎地,徐闻都没有休息,直接下令。 自己在彰德府这么大张旗鼓地行动,必然会打草惊蛇。 那些海军的烟贩子得到消息后,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反应。 自己也必须尽快赶到大明海军的司令部所在地,和盛铭好好聊聊。 徐闻大寿时,这位女婿给自己好好保证过,海军一定会严肃军纪,成为大明手中最锋利的刀,为大明的发展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敢情你是怎么保驾护航的? 一行人把处理彰德府官员的和赵王的任务,都留给了后续跟来的其他官员。 暗卫已经通知了河南布政使司,还有内阁,相信很快就会派人过来。 短短半天时间,徐闻就把整个彰德府搅的天翻地覆。 消息传开,大家众说纷纭。 但更多的是敬畏。 越王还是老样子,下手绝不留情,只是一个看似普通的走私案件。 赵王被打,看样子肯定要被宗人府痛批一番,今年的俸禄是别想了。 宗室尚且如此,其他官员那就更惨,整个彰德府上上下下,基本会被换掉。 现在的内阁,还是保持着徐闻在时的老架构,他们必然不会对这些人留情。 随之而来,是两京十三省关于走私的彻查,这才是令整个大明官场震动的原因。 关税从洪武年间,经过徐闻的建议就开始实施。 在永乐,宣德年间,海运达到高峰时,也随之达到了一个高峰。 各个沿海口岸的市舶司都是热门职位,主官更是被提到比知府还高的四品,专职各项关税事宜。 肥得流油的同时,当然有一些人悄悄往自己兜里塞点。 这般的金山银山,很少有人看着不心动啊。 就这些关税,已经让大明每年不会因为各种赈济而头疼钱财,征讨四方那也是底气十足。 这些人在市舶司当差,想着这么多钱,自己拿点没人发现,这几乎都快成了大明沿海城市的潜规则。 徐闻的这一番动作等于是告诉他们,好日子结束,收你们来了! 懂事的就洗干净屁股,把捞来的钱尽量上交,否则有你们好果子吃。 朝廷对彰德府的处理就证明了这点。 知府以为退赃及时,直接被贬到中南六省看椰子,教化野人去了。 至少还保留有品级,依旧是太守。 如果干得好,未必没有回来的机会。 至于那个嘴硬,开始不怎么配合的通判,直接被抄家。 好在宣德废除了教坊司,要不然这一家的女眷估计都得进去。 但他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直接被提到大理寺,等待三司会审。 区区一个五品官员,享受如此待遇,他应该也倍感荣幸。 在彰德府掀起风波之后,徐闻又仿佛隐身了一般,找不到他的踪迹。 此时徐闻虽然在往刘家港赶,但因为在彰德府暴露了自己的行踪,哪怕是李修一家不说,大家也能猜出他们这一行人应该是大型车队。 为了继续避免麻烦,徐闻将队伍化整为零,割成了三段。 自己在最前面,三小只和老伴被护卫在中间,最后则是各种辎重。 被李修识破后,马车也做了进一步的伪装,不让人发现。 这一路上,他已经见了至少三波衙役官差在官道上守候,打量过往的马车。 看到自己的车队仅有三驾马车后,就没有过多关注。 看来聪明人还是很多的,已经想到越王可能往南走。 这些官员当然也知道越王来到自己的地盘,不见得是好事。 如果再遇到彰德府那样的事情,有可能下场比彰德知府还惨,但不拼一下怎么知道不行。 他们这些地方官,虽然守牧一方,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就是天。 但面对京官,特别是权力中心的那些人,哪怕是一个省的三司长官,其任免也不过是内阁那几位大学士商量一下的事情。 所以面对京官,地方官天生就低人一等。 徐闻作为目前地位最高的京官,哪怕是已经荣休,可他的影响力,官场众人都知道,自然会想着要巴结一下。 或许只是因为一句话,被越王记住,以后抬一手自己,就会高升到京师。 徐闻根本不想搭理这些人,现在可不是当初在山东那时候,需要安抚下官员的情绪。 一路上躲过了不少人,快到南直隶时,暗卫还是传来了坏消息。 “王爷,我们被人盯上了。” 如果只是单纯这样,王力不会说这些,徐闻耐心等他说完。 “暗卫没有抓住人,从对方的手法来看,对暗卫很熟悉,随后暗卫检查了他们的盯梢的痕迹,可以肯定,和暗卫系出同门,他们观察哨,还有事后扫除痕迹的方法,是暗卫特有的。”喜欢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