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多久?我在吴郡,已等三百年了。” “他若认出我也好” 阵阵回声,声声相叩。 孟微之按着心口睁开眼,猛然抬起身,带起一身涟涟的水。 “这还是在你的灵台?” “我知道。” “我不明白,阿难何必那样做。为一个天地共主的名号,他调动神明,铤而走险,专为杀死江桐?” “浮舟说的不错,就是你害死了他。”他道,“先前众神争先,你一视同仁,那也就罢了;可等到江桐出世,大天尊敢说心中那杆秤没有丝毫偏差吗?” “还有,大天尊,”孟如海头一次打断他,好像是打算一口气将一千年没讲的话并在这一次说,毫不客气地继续道,“你猜,江南树为何汲汲于要将神魂归还于你吗?” “有一个疯子,他愿意独因为你成神成魔成凡人,你却对他说什么天地不仁、万物平等,要兼爱众生。”孟如海不依不饶,“大天尊,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兼爱众生不假。” “可众生之中,我实是最偏袒他。” 这自在徜徉天地间数万年的灵魂,竟然真被自己亲手折下的一段桐木所撼动,终究由神变作了人。 崖前月明依旧,而孟如海不见踪影,反复今夜从未开过此地。 江南树手紧了紧,回眼看过去。月下人影单薄,他看不清孟微之的神情,只觉得方才那一句话字字重千钧。 唇触到了一点温热。 那一刻,江南树以为自己还在幻境中。 “初元” 循迹入凡 本来只是一擦肩。 孟如海不解初元怎么看江桐。开天古神生命的尺度让人望而生畏,单凭这一点,他从前想不到有谁能做到不卑不亢地平视着这位神尊的双眼,坚定不移地谈论自己如何看待天地、想如何改换天地。 可江桐这样做了。他驳斥天地不仁,持剑杀人皇,句句违天道,沉默而执着地站到了初元天尊的对面。又要做天地共主,又不肯无为无求——一段本无人性的木头,养在尘世千年,居然也能移情于人。然而,神一旦垂首去够凡人,便生出诸多祸端来。 可他分明就是纵容江桐胡来了那么久。 全讲出来也好。 他仙根受损,近日总觉灵台震荡,想起缺失的仙根正被封在玉佩中、带在转世的焉阙身上,他便觉得尤为不安,想着早些回和浦察看二三。 天南十九年飞逝而过,焉阙成了个面目瘦削苍白的书生,尤擅识文断字,性情和善而又有果决之名,为穷人做讼师。 所谓平冤昭雪,对他而言,大抵也没什么意义了。 每当江南树问起时,孟如海总会如此笃定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