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是慈悲的君子,是天子的宠臣,前途无量。何苦要淌罪妇这一趟浑水?大人莫不是忘记,陛下有令,凡为郑氏一族求情者。”
“同罪。”
说到这里,她抬起眼来。
恰对上了项微与安静垂落的眸光。
突然。
“如此寒夜,郑娘子不在殿中歇息,何以抱着小世子跪在此处,忍冻挨饿?”
那是一道少年的声音,干净如山涧潺潺,突兀地响在雪地之中,“中原有语,可怜天下父母心,在下见这世间之人,都是不忍令自己的孩子受到半分损害,郑娘子如此举动,倒是让在下倍感意外。”
少年一袭红衣,如雪上行走的红雾,款款地出现在二人视野之中。
郑兰漪忽而搂紧了孩子,轻声道:“悠然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破虏将军,悠然的外祖父,是为大魏立下汗马功劳的郑国公。”
“我相信,悠然的骨子里定然流淌着不屈的血液,这一点寒冷对他而言,算不上什么。”
巫羡云难得无话。半晌,他蓝眸微睐,轻轻颔首。
“郑氏风骨,巫某钦佩。”
-
殿内,一缕缕轻烟缓缓升起。
谢不归坐在书桌前,旁边只点了一盏油灯,笼着男人乌发白袍,缎似的黑发披散在双肩,衣袍没有过多的装饰,古雅中透露出一丝慵懒,唯有衣领束得极高像是在遮掩什么痕迹。
他修长的手拿起桌上的一封奏折打开,烟雾在眼前缓缓上升,衬得男人如同不食烟火的世外仙人。
这时,景福弯腰道:
“陛下,人来了。”
郑兰漪素衣素面,缓缓走近,她走路的姿势有些僵硬,似被寒风冻坏了膝盖。
没走几步,她便跪了下来,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绝望和恳求,一字一句道:
“罪妇自知,愧对陛下,愧对大魏子民……愿献穆王世子于吾皇,任凭处置……还请陛下相信,罪妇虽为郑家女,却对陛下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献子自保?!
侍立一旁的景福,眼皮猛地一跳。
郑娘子所走这一步,莫不如那在君王重病之际,亲手杀死孩儿做成药羹,献与主君的“忠臣”。
只是那臣子最后却被多疑的君王以那“虎毒尚且不食子,你连自己孩儿都能狠心杀害,更何苦是无亲无故的君王”给处死了。
这位郑娘子献子自保,倒是与那臣子异曲同工。
连亲生的孩儿都能献出,该是何等冷酷凉薄的心性?
赌的就是在陛下心中,她是否还有这一丝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