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是在傍晚时分才结束。 海面飘满了焦黑的船板,断裂的桅杆如枯骨斜插云霄。 帆布残片在余烬中卷曲成灰。 这一战是大虞胜了。 得到消息赶来支援的民众越来越多。 密密麻麻的看不到头。 又有甘宁等精锐部队作为箭头。 东瀛人越是战到最后就越是绝望。 从来就没见过敌人的战力居然还能够越打越多的。 太湾民众心中的怒火早已日积月累。 只等一个契机轰的一下就会化为熊熊烈火。 而甘宁就成为了这个契机。 关于这一战在后代的军事史上也可堪称为奇迹。 只率千余人马的甘宁。 既无援兵,又无补给。 更是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竟然让他硬生生的攻下了一个守备森严的水寨。 为大军的太湾攻略战拔下了头筹。 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力量能让明明才刚刚抵达太湾的甘宁立刻就得到了十余万民众的支持。 不惜舍生忘死的赴战。 这也成了后世史学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有的村民都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之中。 愣是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所谓大虞的正义之师怎么才这么点人。 实际上大部分战斗都是他们自己打的。 大虞兵马也就起个吉祥物的作用了。 当然。 后续龙不祥在得知此事后也亲自颁令凡是参加过此战的村庄全部免税五年。 而彼时的甘宁一面休整水寨,一面派人出海前往收拢部队。 又遣人尝试与孙策大军恢复联系。 与鸡笼港的喜悦不同的是。 这时的戚继光急的真如热锅上的蚂蚁。 就差没上蹿下跳了。 这一次出兵,真正的目标其实就是戚继光所负责的对九列岛。 对九岛横立海面,就如是太湾岛的一座天然屏障。 历来都有‘欲攻太湾,先夺对九‘的说法。 可是被狂风所乱,戚继光的部队同样迷失在了海面上。 虽然这一次准备充足,船上的物资极其的丰厚。 就算拖上一段时间士兵们也饿不死。 可是不行。 因为如果戚继光不能限时夺下对九岛的话。 那么届时左右两军的太史慈和甘宁所部就会成为一支孤军。 到时太湾和对九岛同时出兵夹击,这两路孤军只怕凶多吉少。 且全盘计划都会崩溃。 总算戚继光对这一带海域还算熟悉。 手下又能人异士极多。 他们白天通过罗盘与象限仪定位,夜晚又以牵星术观察天象、判断方位。 不几日便恢复了方位。 戚继光又派出了上百支小船在附近搜索。 在极快的时间内便将十之八九的兵马聚拢。 饶是如此,前后仍是耽误了十余日的时间。 至此戚继光更不耽搁,率领三万戚家军风风火火般直扑对九岛而去。 然而戚继光去的快,停的更快。 只见对九岛的轮廓在浪涛间若隐若现。 倭人的了望塔上忽明忽暗的火光,像极了毒蛇吐信。 三万戚家军的战船在暮色中如黑云压城。 火急火燎赶来的戚继光在这时反而不动了。 仿佛对攻击岛屿这件事毫不在意一般。 只是目光深沉的注视着岛的方向。 他不动戚家军便也不动。 三万人就如三万尊泥像,一动不动。 气氛压抑的让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奇怪的是,三万兵马就这般明晃晃的堵在门口。 岛内的倭人竟也如毫无所觉一般,并未半点动静。 “报,潮水已退三刻,滩涂尽露!” 有士兵大声的报告。 原来戚继光在等的是潮水。。 对九岛地域特殊,每月都只有退潮的那两日才会完全显露前往岛内的通道。 而戚继光之所以连部队都来不及全部收拢也要赶来。 为的就是赶上这一次退潮。 如今潮水既退,大战一触即发。 戚继光握紧腰间的佩剑。 他猛地转身,身后三万子弟兵如狼似虎。 “铺草车上前。” 只听戚继光一声厉喝。 霎时间,数百辆满载稻草的木车轧过浅滩。 泥浆飞溅中竟有金属断裂的脆响。 原来东瀛人将铁蒺藜深埋泥中,又在滩头暗设弩机。 却早已被周瑜无孔不入的探子查探清楚。 倭人的铁蒺藜被生生碾碎。 但陡然间箭雨骤降。 戚家军变阵极快,盾牌手立刻结阵。 狼筅从盾隙刺出。 将羽箭绞成漫天碎屑。 暗处传来几声轻‘咦‘之声。 似乎东瀛人也没有料到他们精心准备的陷阱竟然连戚家军的分毫都没有伤到。喜欢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