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急吼吼的元颢(1 / 1)

睢阳城外 涣水河畔,盛夏的阳光如碎金般洒在粼粼水面上,泛起耀眼的光芒。元颢身着临时赶制的龙袍,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脸上难掩兴奋之色。这身龙袍虽因仓促赶制而略显粗糙,但金线绣制的龙纹在阳光下依然熠熠生辉。河风拂过,吹动他的衣袍下摆,却吹不散他眼中炽热的野心之火。 "陛下,吉时已到。"侍从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声音轻得几乎被河风吹散。 元颢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中剧烈跳动的心脏。他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向台前。台下聚集着刚刚归附的北魏旧臣和部分梁军将领,见他出现,立即齐刷刷跪拜行礼。元颢的目光扫过这些或真心或假意归顺的面孔,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 "朕,元颢,大魏景穆皇帝之孙,今日于涣水之滨,承天命,继大统!"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刻意模仿着记忆中皇帝应有的威严腔调。说到"承天命"三个字时,他不自觉地抬高了音量,仿佛这样就能让上天听得更清楚些。 站在武将首位的陈庆之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位白袍将军身姿挺拔如松,银甲外罩的素白战袍纤尘不染。他原本建议等攻下洛阳后再行登基,但元颢早已按捺不住对帝位的渴望。陈庆之微微侧首,余光瞥见几位北魏旧臣交换着眼色,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讥讽笑意。 冗长的登基仪式结束后,元颢在临时搭建的行宫中迫不及待地召见陈庆之。这所谓的"行宫"不过是一座稍加修饰的庄园主宅,但元颢已经命人在正厅摆上了临时找来的龙椅。 "陈爱卿,朕...不,孤能有今日,全赖将军神威。"元颢从龙椅上起身,亲自为陈庆之斟满一杯御酒,语气亲热得近乎讨好。他刻意改口的自称暴露了尚未习惯的新身份,握着酒壶的手也因兴奋而微微发抖,险些将酒洒出杯外。 陈庆之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鎏金酒杯,却没有立即饮下。他抬起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沉声道:"陛下厚爱,臣愧不敢当。只是..."他斟酌着词句,尽量让语气显得恭顺,"如今我军虽连胜数阵,但尔朱兆主力尚在,此时称帝,恐过早树敌,反而不利..." "将军多虑了!"元颢大笑着打断,笑声中透着几分神经质的亢奋。他绕着陈庆之踱步,龙袍下摆扫过未及清理的地面,沾上了些许尘土。"有将军七千白袍在,何愁大业不成?"他突然压低声音,凑近陈庆之耳边,"况且,孤已得到密报,关中刘璟正在对羌贼用兵,无暇东顾,此乃天赐良机啊!" 陈庆之闻此言,心中暗叹。他注意到元颢眼中闪烁的狂热光芒,知道这位新君已经被帝位冲昏了头脑,再劝也是徒劳。他缓缓起身,将酒杯高举过眉:"臣,谢陛下隆恩。"酒液在杯中微微晃动,倒映出他凝重如水的面容。 饮毕,陈庆之正欲告退,元颢却又叫住他:"对了,将军,孤已命人准备了一批新的白袍,用的是江南最好的云锦。"他拍手唤来侍从,展示那批华美的战袍,"将军的白袍军威震天下,孤要让敌人闻风丧胆!" 陈庆之看着那些过分华丽的战袍,心中苦笑。真正的白袍军之所以令人闻风丧胆,靠的是严明的军纪和过人的战力,而非这些华而不实的装饰。但他只是恭敬地行礼:"陛下厚赐,臣代将士们叩谢。" 走出行宫,夕阳的余晖将陈庆之的白袍染成了淡金色。副将马佛念快步迎上来,脸上带着几分忧虑:"将军,新收编的八万魏军该如何处置?这些降卒人心不稳,末将担心..." 陈庆之抬手示意他噤声,目光投向远处校场。那里,白袍军正在操练,银枪如林,喊杀声震天。"看到没有?"他沉声道,"我白袍军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对这些魏军降卒,严加整训,凡不遵号令者——"他右手作刀状,在空中重重一劈,"斩。" 马佛念欲言又止:"那元颢陛下今早又召见了几个当地豪强,还许诺..." "慎言。"陈庆之突然打断,眼神锐利如刀。他压低声音道:"记住,我们只是奉梁王之命护送元颢北上。其他的,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他抬头看了眼渐暗的天色,"传令下去,明日五更造饭,拔营东进,兵发豫州。" 夜幕降临,陈庆之独自在军帐中研读《孙子兵法》。烛火摇曳,在他坚毅的面容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亲兵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将军,营外有个自称崔孝芬的文人求见,说是您的故人。" "崔孝芬?"陈庆之猛地抬头,竹简"啪"地一声合上,"可是清河崔氏的那个崔孝芬?" 帐帘掀起,一个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的中年文人走了进来。虽然满面风尘,但那挺直的腰板和从容的举止,依然彰显着北方高门的修养。"陈将军,别来无恙。"崔孝芬拱手行礼,声音沙哑却沉稳。 陈庆之连忙起身相迎,亲自搀扶他入座:"崔公何以至此?当年在洛阳一别,听说您已官至中书侍郎..."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崔孝芬苦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痛楚:"葛荣之乱,我崔氏满门几乎尽殁。三百余口,如今只剩我这一把老骨头。"他摩挲着粗陶茶碗,指节发白,"今日特来投奔将军,望能以这残躯,助将军一臂之力。" 陈庆之亲自为他斟上热茶,氤氲的雾气中,两人目光相接。"崔公来得正好。"陈庆之声音诚恳,"我军北伐至此,正需要熟悉北方局势的人才。" 崔孝芬抿了口茶,突然压低声音:"将军可知,元颢此人志大才疏,近日频频..." "崔公!"陈庆之突然提高声调打断,随即警觉地指了指帐外,微微摇头。他起身走到帐门处,猛地掀开帘子,确认无人偷听后,才重新落座。 崔孝芬会意,转而说道:"将军北伐以来,连战连捷,以七千之众破敌数十万,实乃当世奇才。但接下来要面对的尔朱兆,绝非丘大千之流可比。" 陈庆之目光炯炯:"正要请教崔公高见。听闻尔朱兆在洛阳又集结十万大军?" "不止。"崔孝芬从怀中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羊皮地图,"据我所知,他已联络了..." 两人促膝长谈至深夜。烛芯剪了又剪,茶续了又续。而在不远处的行宫中,元颢正对着一面青铜镜反复练习皇帝的仪态。他时而挺胸抬头,时而挥袖转身,口中念念有词:"待到了洛阳...待到了洛阳..."镜中映出他狂热的目光和扭曲的笑容。一个侍女不小心打翻了香炉,立刻被他厉声呵斥:"拖出去,杖三十!" 涣水静静流淌,映照着两岸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边是严阵以待的白袍军,一边是已经开始讲究排场的新朝廷。陈庆之站在河畔,望着水中破碎的月影,心中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大明辽国公 我编造了古老神话 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万千陆地神仙 鸮尊女娇 能力是无视对手设定的我,在异世界轻松成为最强~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我媳妇是魔尊 重生异界游之我是小圆球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烽火淞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