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益民的话也没有闲着,骑上自行车就往村外赶去,本来是想会钢铁厂借一辆卡车,不过想想就有点麻烦,还是用以前的老方法吧!
为了分工明确,将人手分成两队。第一队由周志明带队,带领将近一百人去挖土,而且选土也是有要求,首选就是选择黏土含量高、杂志少的土。
现在这种情况,好的日子,起码还要等一两个月,肯定是不能耽搁这么久,只能挑选一个不差的日子就行。
要是建在村里的偏僻角落,车又到不了的地方,到时候还要靠人搬来搬去,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第二队就是由大队长带领,搭建出一个窑洞,现在的天气并不适合晾晒,只能进行烧制,烧制之前,就先要搭建一个窑洞。
老支书在一旁请教:“益民,你说将饲料加工坊建在那里好?”
“好,长这么大,做那么多事,最让我满意,就是做这件事情。”黄主任在一旁感慨。
然后才慢慢悠悠往周家庄骑回去。
没有几天的烧制,肯定是不行,所以建房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且经过烧制的土砖,会更加的坚固耐用,不过就是毕竟麻烦。
其他人看见,不敢偷懒,纷纷加入,果然人多力量大。
周益民思考一下,给出答案:“我觉得要建在村里的主干道,方面到时候运输!”
老支书不假思索就答应下来:“好,就选在村的主干道旁。”
看这一百多号人,全部地集合完毕。
所以说不管是火太大还是太小都不行,只有刚刚好才行。
但是驴车的话,一车最少能运输几百上千斤,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这个任务,就是周家庄第一要紧的事情,其它的事情都要往后退一退才行。
老支书反而反通胜,一下子就选定后天。
像是河边、池塘便的沉积土为最优的选择,避免含有大量沙石、树根的杂质土。
话只能说到这里,做不做就要看他的想法。
要是使用的话,就只能用牛车来拉,没有办法,老支书只能忍痛让老牛来拉。
“放心吧!舅舅我又不是傻子,就算打好关系,也不会将关系搞僵的。”林国怀在一旁保证道。
为了赶进度,有人负责挖土,有人负责运输,而且有驴车还不用人力的挑,而且一个人最多一次挑四五十斤就很不错,挑六七十斤就是大力士了。
突然想到大部分的村民都在忙,而且驴车也拉去用。
刚挖好的土,还不能直接使用,首先要用工具反复翻耕泥土,并且还要加水,使得水和泥土充分混合均匀,变成有黏性的泥团。
但是火太小的话,由于土砖不能得到充分的烧制,一有重物压下去就会变形。
随即叫上十几个人,拉上牛车,按照周益民说的地方出发,距离村不远的地方,看见一百包饲料就躺在冰冷的地上。
众人就将一百包饲料直接台上牛车,一次肯定是运不完,只能分作两次。
不到一个小时就将一百包饲料都运回周家庄里。
老支书找到周志明:“志明,你去公社一趟,跟黄主任说,饲料已经到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