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迷海了?” 父子俩对视一眼,这个答案大大的出乎他们意料,前面想着容易迷失方向,后面就碰到了迷失方向的人。 要不要这么巧? 海上电闪雷鸣的还下着雨,也不方便多说什么。 两个年轻人眼里充满了祈求,希望他们父子能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在海上多停留一秒,就多一分危险。 他们只是年轻,又并不傻,海边长大的孩子这点道理从小耳濡目染。 都懂! 这时天边又响起了一道惊雷,赵父皱着眉头冲他们喊了句:“跟紧我们。”转身回去开船在前面带路。 “哦哦,好好,谢谢你们……。” 两个年轻人劫后余生,顺从的小鸡啄米一样点头,高兴的跑去启动渔船,跟在他们身后往岸边走。 这时候雨势要比前面小了很多,赵东怕人跟丢了,时不时地就要看上一眼。 冒着雨,两条船差不多一个小时才靠岸,老天爷可能是憋坏了,大雨噼里啪啦的一直在下。 岸上回来早的渔民都躲在收购点避雨,船上的鱼获还没卸下来,他们要等着雨小一点才能继续干活。 有那回来早的不由得心里暗自庆幸,回来晚的则浑身湿漉漉的骂骂咧咧。 有那眼尖的看到了赵东他们,好奇的问身边人,“有财他们爷俩身后跟着的是谁啊?看着眼生的紧。” 被问话的人头也不抬的道:“大刚、阿健或者他们家老大、老二呗,还能有谁。” 旁边被说到的几人……。 不是。 这么大的几个活人就站在你身边,请问到底是怎么做到面不改色胡说八道的呢? 赵东骂骂咧咧的先跑进收购点,身上雨水滴答滴答的瞬间淋湿地下一片,大家七嘴八舌的问后面的人是谁。 “不知道,在海上捡的顺便就带回来了。” “啊?” “捡的?” 这话赵东说的没错,确实是捡的,大家都诧异的不行,见过捡各种东西的,捡人还真是第一次见。 那两人笨笨卡卡的绑好船,亦步亦趋的跟着赵父进收购点。 大家又好奇的围过去问。 赵东也知道了这两个小子是隔壁村的,居然还是偷偷开家里的船跑出来的,最近跟着家里人出海作业两次,自认为能开船了。 想着大风大浪有大货,就逞强溜了出来。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第一次独自出海遭遇了滑铁卢,让大自然给上了一课。 同时他们也是幸运的,没出什么意外。 不过回家以后一顿竹笋炒肉估计是逃不掉了,现在打的狠点让他们长记性,也能避免以后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不幸中的万幸。 几句话的功夫外面的雨小了很多。 渔船就停在这边,那两个年轻人和他们打声招呼后,淋着小雨往家里走。 他们不敢开船了,在迷海可没人救。 大家也纷纷走出收购点儿,有人搬筐下船念叨,“早知道是这个鬼天气,妈的,我就不出海了,白白浪费我油钱。” “谁说不是呢,我才卖了十来块钱,白折腾……。” “哎呀,知足吧,我还没到十块呢。” …… 这时代的人乐观且坚强,有着坚韧的意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到他们这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这点风雨算什么,只要可能有收获,他们就不怕辛苦,披星戴月的劳作是常态。 赵东他们父子今天也只卖了十五块钱,差不多是买船以来最低收入了,淋着小雨一行人往里走。 深一脚浅一脚的溜滑。 赵东低头看着路一个不注意摔个大劈叉,扯得蛋疼,还不能表现出来。 痛苦面具! 阿健大呼小叫的伸手去拽他,“哥、哥,路滑你小心一点……,”话还没说完,自己也摔个四脚朝天。 后面所有的话都变成了,“哎呦,哎呦……疼……。” 大刚、两个哥哥都下意识走过去伸手,这地方像是有点啥说道,谁来谁滑倒。 不但如此,大刚一个滑铲过来,给本就瘦小的阿健一脚被踹飞出去好几米,路上泥泞阿健都要出溜到家门了。 站起来走两步能直接回家。 赵东揉着大腿站起来,“这破路真是走的够够的。” 他们这地方,雨天禁止通行。 “路上的石子被大雨冲跑了,等天气好在运点过来垫上,免得家里女人出来滑倒。”赵父皱着眉头说道。 “好。” 几个大男人同时答道,摔了一身的泥巴也没啥说话的兴致,爬起来说了声各回各家。 赵东和他爹到家就被两个女人催着赶紧去洗澡,再出来时饭菜已上桌。 家庭地位还是有的……。 吃好饭,赵东光膀子吹着电风扇,看着舟舟撅着屁股追着小羊脸对脸说话,惬意的不得了,外面的雨停了,天空看着还是灰蒙蒙的。 赵东转头和正在抽烟的赵父说道:“明天要是不能出海咱们就去造船厂看看吧?” 赵父抽烟的手一顿,诧异的看向他拒绝的话脱口而出,“啊?明天就去啊?路这么滑不好走,要不改天吧。” “改天还有别的事,就明天了,路不好走咱们就开船过去,直接停靠在镇上码头,办法总比困难多,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啊。”赵东说的不以为意。 做事就怕拖。 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来二去的就不了了之了,既然早晚都要买大船,赵东不打算拖下去。 早看了早打算。 “那行吧,明天早上咱们过去看看。”见老三态度坚决,赵父说完长出一口气,吧嗒吧嗒的裹着大烟袋。 心里忐忑无比。 怕老三过去看好大船,又怕看不好。 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道不明的是个什么滋味,和老三刚开始说要贷款买船那时候有点像。 老一辈人保守,觉得能吃饱饭就知足。 赵母撇撇嘴该说的都说过了,老三现在可不比以前,说了也不听。 下午赵父的烟抽的格外多。 至于陈秀倒是还好,她只是普普通通的渔村妇女,家里大事最后还是男人做主,外面的事她也不懂。 而且男人折腾也是为了家里生活更好,她不说帮忙,最少也不能拖后腿。 晚上,一家人都早早睡了。喜欢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